郑元祐
月氏王头饮器歌 - 诗句:月氏王头饮器歌 - 翻译:这是一首关于古代月氏国的诗歌。月氏国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以游牧民族为主,生活在新疆一带。这首诗描述了月氏国王的头被作为饮酒器具的场景。 穹庐野布诺水东,大旗之下单于宫。 - 注释:穹庐(即帐篷)是月氏人的传统住所,诺水是指一条河,位于月氏王国的东部。单于是匈奴的最高领导,这里指的是月氏国王。 甲光五色马如蚁,列屋层毡嘶朔风。 - 注释
神光楼,与张伯雨联句这首诗是和韵诗,即按照韵律要求创作的诗歌。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 译文: 藏书在地下肺脏穴,归巢湖领山。秋清蒹葭露水,水落芙容湾。 虫飞烛见跋,鹤唳棚上擐。桂丛岂充隐?草间斯投闲。 脱帻鬓俱秃,哦诗意殊悭。惊飙搅坠叶,疏棂袅丛蕳。 炉温夕熏罢,汀寒夜舟还。瀛屿倚突兀,海图挂斓斑。 熊经谅方煦,豹隐知难攀?遥闻城门柝,却换刀头环。 濡毫沥蟾滴,拄颊挥鱼颁。倚墙童齁熟
冯翁,一个老墨色的老虎,呼啸风声如词林中的飞弩。 熊、罴、象、犀都算不得什么,血人也超过斧头。 有一个婴儿被折断了大腿,横行的尾巴谁敢冒犯我? 天门九关列队伍,让我先登门,我的武功真威武。 在丙班文章照耀着策府,花朵繁花似锦错杂交织。 不如其正道,不如其阻碍,物不伤虎伤虎物不流。 树枝支撑倒下来压得人苦,北登居庸开阔心胸。 飞峦离天只有一尺五,黛色拥岚浮动百堵墙。 翠华北巡六飞举,从官车骑多如雨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郑基本和我初次来访吴庠,见到了郑元祐和俞鼎叔。他们在斋中留我们喝酒。那天晚上雪下得非常大,因此我们相约写诗以记述这次聚会。 螟蝝灭绝了所有种类,来牟熟有象。 暗地里拉开天光散发,阳光复履道长。 高视吞八九,独立配参两。 庆幸能结交君子,再次仰望尼丘山。 【注释】 同郑基本: 和郑基本一起去。 初访: 第一次来访。 吴庠: 地名。 郑元佑: 人名。 明德教授、俞鼎叔铉学正:
赵松雪画马 地用莫如马,壶头竟何施?寒风善相不假式,何必郭家口齿谢家鬐? 神驹龙变如何按式取,譬之图面八骏令人嗤。君不见房星精飞光,夜流拽练明。 汉家都厩尽凡骨,冀之北土龙方生。儿能引弓射乌鼠,便解骑过宛王城。 玉堂学士亲眼见,貌得风蹄耀流电。山人半世只步行,髀肉何曾识鞍韅。 每每作诗题马图,千金骏骨世所无。人间空费粉墨摹,玄黄牝牡真成诬。 注释: 1. 地用莫如马:地使用最适宜的莫过于马。莫如
这首诗是苏轼的《江乡渔隐图》。 译文: 听说东坡先生谪居海上时,见到渔家乐得嘻嘻哈哈。问他的生活怎样,说万顷烟波中只一叶扁舟;问他每日如何度日,说虾蟹小鲜每天三餐。有时大鱼入网就买酒,有时顺风张帆就解船。 不知朝廷尊严,百官侧枕听鸡起;不知行役戴星,出入世途愁险欹。篷窗齁齁子女睡,竹笛呜呜朝暮吹。坡闻其言惨不乐,我身何有恒百罹?瘴海南浮天接水,家乡往往梦见之。何如此渔者,生不触祸机。
神光楼,与张伯雨联句烟际挐画鹢,掌中喂白鹇。去乡吴音鲠,支颐越吟艰。 注释:在烟波江上,驾着画鹢(一种彩绘的船)悠然前行;手中喂养着白鹇,白鹇是古代的一种仙禽,也用来比喻隐逸之人。远离家乡,听着吴地方言觉得难以言说;倚靠在栏杆上,越地诗歌的韵味让人感到艰难。 一世更聚散,多岐重忧患。睽(kuí)违隔风雨,空闻佩珊瑚。 注释:人世间总是聚散无常,人生的道路有很多岔口,让我更加忧虑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第一句:“太古有积雪,不在西蜀西。” - 注释:在古代的某个时期(太古),就有积雪,但这不是发生在今天的西蜀地区。 - 赏析:这一句通过“太古”和“西蜀西”两个时空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久远和空间辽阔的感慨。 2. 第二句:“西蜀之西云山远,斫冰千仞难攀跻。” - 注释:西蜀的西边是遥远的云山,那里的冰雪难以攀登。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西蜀之外更为险峻的自然景观
【注】温公:司马光。典午:晋朝,司马氏的政权。通鉴:通读史事,记录历史事件。善恶:善和恶。心画:心中所想。稿纸:写文章、作诗时所用的纸张。 题 司马光《资治通鉴》 典午渡江后,盗臣接迹起。 晋朝末年,司马氏篡夺皇位后,盗贼之臣纷纷出现。 由其创业初,所事不以理。 在司马氏创业之初,他们做事不讲道理。 温公成通鉴,善恶悉就纪。 司马光完成了《资治通鉴》,善恶之事都一一记录下来。 心画既严正
【译文】 陈履元画玉山草堂,故人陈孟公,辞如春云气如虹。画法师海岳,山如骞鹏树如龙。 骑箕上天二十载,有子齇鼻画极工。惊蛟嘘云海浪白,离鸾照水岩花红。 皱鳞张鬐耸郁涧底松,中有一亩幽人宫。石床支颐睨飞瀑,意远欲托冥飞鸿。 我欲从之不可得,青山万叠金芙蓉。 【注释】 1. 陈履元:即陈孟公。 2. 故人:指陈孟公。 3. 辞如春云气如虹:言辞和煦如春风,气势磅礴如彩虹。 4. 画师:指陈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