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翔
【注释】 寄龙君善其三:诗题,指代《和龙君善见南山招隐》一诗。龙君善,即刘禹锡,字梦得。南山招隐二首:作者在长安时写的两首七绝,其一为:“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其二为:“白石泉头寄语僧,白云山下有家风。青山绿水看不足,还似前朝旧画图。” 黄山与白岳,几度兴流连:黄山、白岳都是有名的山水胜地,作者曾多次游览。 却笑缁衣客,翻憎贝锦篇:作者对那些穿着僧衣(缁衣)的游客很厌恶。贝锦
【注释】 ①瓦官:指瓦官寺。②青莲阁:指瓦官寺中的青莲阁。③支遁:东晋僧人,名道安,字支遁。④谪仙:传说中仙人。⑤黄图:指黄龙,传说为黄帝所乘。⑥不二禅:即佛家禅宗,主张“不立文字”。⑦宿障:指烦恼、杂念等。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题一作《同友人宿瓦官寺》。 瓦官寺,又称报恩寺,在洛阳市西,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唐时称报恩寺,宋称大佛寺,元改称大普庵,明称报恩寺
这首诗的译文是: 春日入山,景色壮丽如画,登高远望,醉眼朦胧。 鹤舞飞翔在沧海之旁,人踏青云而来。 解开衣带悬挂在修长的竹子上,飞觞藉酒于飘落的梅花。 随意留下金石般的诗句,天地嫉妒他的雄才。 注释与赏析: - "春入江山丽":春天的到来使得江山显得更加美丽。 - "登高醉眼开":登上高处,眼睛因醉酒而模糊不清。 - "鹤盘沧海下":一只鹤在空中盘旋着在大海的下面。 - "人蹑白云来"
仙溪舟中报黄德符 在仙溪的小舟里,向黄德符报告消息。 为访仙源去,兰桡趁晚风。 为了寻访仙源,乘着晚风的船桨划行。 山青烟树外,溪碧火云中。 远山如青色烟雾般迷蒙,溪水碧绿如火焰般耀眼。 胜事怀河朔,幽心寄桂丛。 美好的事物怀念河朔,心情孤寂寄托于桂花丛。 美人渺何许,临水送飞鸿。 那美丽的人儿在哪里呢?我站在河边送飞鸿离去。 注释: - 仙溪: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通常指清澈的溪流。
标题:立秋日詹淑正见过小酌 注释译文 原文: 寂寞掩柴荆,相过见汝情。 伏天流大火,片雨下孤城。 饥馑苏何日,江湖混此生。 垆头聊共醉,坐听井梧声。 注释: 1. “寂寞掩柴荆” - 描述一种孤独、冷落的氛围,用“掩”字表现内心的寂寞,用“柴荆”形容简陋的住所。 2. “相过见汝情” - 表示相互探访时的心情,“汝”指对方,“情”表达深厚的友情或情感。 3. “伏天流大火” -
【释义与注释】 水亭,指水边的亭子。凤皇山藏稿,指李白的《上阳台帖》。黄尧衢,字君锡,李白的朋友,有文才。读,指阅读或欣赏。才华多幼妇,指女子也有才华。风雅是吾师,意指我受教于你,你是我的老师。龙种千群失,指李林甫的后代。凤毛五色披,形容人的头发美丽多彩,比喻才能出众的人。凌云还有赋,指李白的《大鹏赋》等。况值好文时,意指现在正是一个文学创作的好时机。 【译文】 把酒杯临流而坐
【解析】 殷公,名不详,字公。见《全唐诗补编·殷公集》卷二。招集水西亭:即水西亭。郭外生秋色,移尊集水西:秋日的景色在城郭之外展现,于是将酒杯移到水边亭中,与友人聚会,欣赏秋天的美丽景色。 青山悬睥睨,白马驻招提:指山寺,位于城郭之外。“悬”是“高”的意思。“驻招提”中的“招提”就是山寺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青山高悬在城头之上,而白马也停在了这座山寺里。 丛桂淮南隐,芙蓉邺下题
缑溪馆中晤王永叔沈生余二明府 邮亭开锦帐,尊酒话襟期。 已下王乔舄,还吟沈约诗。 烽烟生海上,鸿雁隔天涯。 把袂休辞醉,重逢定几时。 注释:在驿站的帐篷里会见了王永叔和沈生余等两位太守。 驿馆开启锦绣帐幕,我们畅饮美酒,谈论着我们的共同心愿。 我已经穿上了王乔鞋,准备离开这里,回去吟诵沈约的诗歌。 海上战火纷飞,鸿雁飞越天涯。 不要挥手告别,因为下次重逢不知何时
寄龙君善其四 文章窥屈宋,仕路转堪悲。 去矣惊投杼,潸然泣染丝。 白云瞻故里,青桂喜连枝。 二酉探书罢,弹冠慰所知。 注释: 1. 文章窥屈宋:比喻自己的文才与前代的文人相媲美,如屈原、宋玉等。 2. 仕路转堪悲:仕途的道路令人感到悲伤和无奈。 3. 去矣惊投杼:离开时,人们惊讶地看着手中的杼(织布的工具),因为杼是古代用来计数工具的器具,现在被用作人名,意为“投杼”。 4. 潸然泣染丝
诗句释义: 蓬门深谢客,隐几意何如。 偃蹇便科发,穷愁懒著书。 松阴移短榻,鸟迹乱前除。 幽独春相媚,无劳叹索居。 译文: 我的家世贫微,深深感谢你的来访,我坐在这里的心情如何呢? 我虽身处高位却感到压抑,穷困潦倒中懒得动笔写书。 松树的阴影移动到我的短榻上,鸟儿的足迹打乱了我的书桌前的扫帚。 春天到来时景色迷人,无需担忧我的孤独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黄尧衢来家中做客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