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注释】: ①故家乔木:指家乡的大树。乔木,高大的树木。门巷桥通市:指门前是小巷,桥下是集市。市,市场。隐有林峦: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树林和山峦。林峦,树林和山峦。胥宇报先声:在官府里传布先声。胥,官吏。胥宇,官吏的住宅。 ②定巢新燕:定巢的燕子。定巢新燕:指燕子开始筑巢。胥宇报先声:在官府里传播先声。 ③轻梦占:梦中占卜。旧楼台:旧日的楼台。解道迁莺喜:知道如何表达迁莺的喜悦。解道,知道。迁莺
【注】: 1. 蓦山溪:词牌名。 2. 和彊师酬叔问韵:指作者与友人的诗词唱和之作。 3. 词仙卜筑:以词仙自喻,意即诗人选择僻静的地方居住。 4. 沧洲:指水边的沙洲。 5. 白沤波暖:指白色的鸥鸟在暖洋洋的水面上嬉戏,形容湖面景色宜人。 6. 樵风径:指山路。 7. 蕙风天:指花香扑鼻,如清风拂面。 8. 霜虹钟讯:指霜降时天空出现彩虹,同时听到钟声。 9. 楚声能继
【解析】 此词为重登玉茗楼而作。上片写登楼感旧,下片写追忆往事。全词抒发了作者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无限惆怅之情。“二十五年前”是时间跨度,“黯销魂”“君 知否”“空回首”等词组表达的是作者对往昔的感慨;“风卷斜阳骤”“月落梨花瘦”则表达了作者的愁思。 【答案】 蓦山溪·玉茗楼感旧 重登小阁,芳草残红候。二十五年前,黯销魂、玉人携手。暗尘凝壁,憔悴几行诗,君知否。空回首。风卷斜阳骤。 旧事浑难剖
【注释】 ①玉鹅桥:即白鹭桥。 ②遥映香堤柳:远远映衬着香堤上垂柳。 ③宝髻(jì):古代妇女发髻。 ④珠帘:用珍珠缀成的门帘。 ⑤罗袜:丝织的袜子,指女子的脚。 ⑥半钩罗袜:指穿着半卷起的丝袜。 ⑦银泥袖:用银泥涂饰的衣袖。 ⑧投赠双环:指送给对方两个环形的饰品。 ⑨鲛绡(jiāo shāo):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⑩东风:春风。 ⑪不堪重说:难以再说了。 ⑫往事费思量:往事令人难以琢磨。
【赏析】 《蓦山溪·宿栖云精舍》是宋代词人张耒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幅幽静清寂之境,下片以“香积腐儒餐”四句点明隐居生活,表达了作者归隐山林,寄情山水的生活理想。全词语言平实浅近,却意境深远、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原文】 参天黛色,染遍湖波绿。无数乱峰横,辨三径、吾庐修竹。开扉猿鸟,花雨过疏钟,清泉麓。朱阑曲。流水和云宿。 一瓶一钵。白日消棋局。香积腐儒餐,更随分、山肴野蔌
【注释】 蓦山溪:词牌名。 西湖:杭州西湖,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 凌波:在水面上浮动。 钩辀:形容歌声婉转。 玉楼人:比喻美人。 莲叶带、藕丝衫:都是女子的服饰。 阑干:栏杆。 暝树:傍晚时树木的影子。 钟声:寺院里的木鱼声。 鹦鹉盏、凤凰槽:均为古代酒器。 【赏析】 《蓦山溪·西湖》是一首咏西湖的词。作者用“双桨凌波去”写湖上的小船荡漾而去,以“莺语正钩辀,遍长堤、落红飞絮”来渲染春天景色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首联“芙蓉湖畔,点点喧津鼓”写舟中所见的景物,点明时间地点。诗人从舟中远望,看到湖面上点点的喧哗声和水面上荡开的波浪。这两句诗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第二联“何处是归程,轻鸥外、一声柔橹”,由舟中所见的景物引出对归途的想象,“轻鸥”二字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三联“香销酒薄,早是不成眠,怪好月,故相撩,枕畔时来去”写夜深人静之时,诗人辗转难寐
【注释】 蓦山溪·辛未重九即事:蓦山溪,词牌名,又名“虞美人”、“江城子”等;辛未,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重九,指九月九日。 东风无赖,压住西风紧。此地属谁家,尚突兀、飞楼架蜃。异乡异客,随例约登高,糕字窘。酒悲愤。况是潜渊近。 故园丛菊,料已抛荒尽。路指小苏州,为问讯、南湖花隐。平林浅渚,免得费攀跻,占蟹汛。听鸿阵。算有吟秋分。 赏析: 这首词写重九登高之乐
【赏析】 《蓦山溪·题予培侄揖石斋图》是宋代词人辛稼轩的一首词,该词上阕写自己对书画艺术的热爱,下阕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不问世事的态度。词中以清雅的笔墨描绘出一幅“小构”山水画,画面上的山川树木,亭台楼阁,都与作者的生活情趣相合。 上片起二句,描写居室的简朴和环境的清幽。“山房小构”点明居室简陋狭小。“玩世名心懒”,意指厌倦仕途而归隐山林的心境。这两句写出了作者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思想
【解析】 这是一首词,是作者对友人王襄璞的送别词。上阕写景抒情,下阕叙事写情。全词以“秋”为线索,由景及人,抒发了离别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1) 闲心万种:心事万千。 (2) 画阁:楼阁。 (3) 吹开:推开。 (4) 多少事:许多事。 (5) 耐寻思:值得深思。 (6) 倚阑干:靠在栏杆上。 (7) 檀板急:拍板急促。 【赏析】 此词上片起笔即言“闲心万种,惟有秋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