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瑞隆
【注释】 九夜:指农历九月,即重阳节。渐晴:天气转晴。华明:花光明亮。十一月:指农历十一月。绮罗:华丽的丝绸衣裤。 【赏析】 《灯夕杂咏》为一组七律诗,共四首。此诗为第四首,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诗人以灯会为题,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前二句写灯会上的繁华景象,后两句写灯会后人们的凄凉心境。 九夜渐晴天渐光明,十一月华光明似霜。 九夜:古代称重阳节为“九日”,因在秋分之后
诗句输出: 沟水东流春日阴,因君试诵白头吟。 茂陵少女休相讶,自是当时误弄琴。 译文输出: 春天到来时,长安的青门道路被染绿,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绿杨在春风中摇曳欲倒,燕儿尚能成双成对,画梁筑巢。然而女子与远人却不能相见,只能托梦到对方所在的地方。 注释和赏析: - 诗句注释: 1. 沟水东流春日阴 - 描述了春天时,沟中的水流向东流动,带来一种阴暗而宁静的感觉。 2. 因君试诵白头吟 -
下面是对《赠歌者》的赏析: 1. 诗词原文: 写得修眉翠欲重,笑回双颊艳芙蓉。 朝来倘便乘云去,知在巫山第几峰。 2. 词语释义: - 写得:修饰“修眉”,形容女子的眉毛修长而美丽。 - 翠欲重:形容眉毛的颜色深绿如翠,仿佛要压过头发一般。 - 笑:这里指歌者的笑声。 - 双颊:指脸颊。 - 艳芙蓉:形容歌声悦耳动听,如同盛开的芙蓉花般鲜艳。 - 朝来:今天早上。 - 倘便:或许,倘若。 -
灯夜杂咏 其三 画烛沉沉动玉楼,佳人初御紫云裘。 自怜灯好千金值,犹恐春阴不自由。 注释: - 画烛:指蜡烛的火焰映照在画纸上,形成美丽的图案。 - 沉沉:形容蜡烛燃烧得很慢,时间较长。 - 玉楼:指华丽的楼阁,这里可能是指女子居住的闺房或宫殿。 - 御:穿戴,这里指穿上。 - 紫云裘:紫色的皮毛制成的裘衣,通常指富贵人家的衣服。 - 自怜:自爱,自己觉得珍贵。 - 千金值:指珍贵的价值
【注释】晓:早晨。罗敷:汉代女子名。采桑:古代女子的一种打扮,指在桑林中采摘桑叶,以充家用。嗣音:续作新词。那:哪裹。傍:靠近。赏析:此诗为作者在长安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译文:清晨的阳光洒满高高的楼阁,仿佛给龙身镀上了一层金光。南边的小路上,有谁会出来采桑?我强作乐府,却愁绪满怀,使君你憔悴不堪地陪伴着我。 【赏析】首句写景。“高楼”,即指作者居所,是京城的高楼大厦
【注释】 灯夕杂咏:在灯节的夜晚,诗人写了一组诗。清歌连袂踏春回,选得秋千胜地开。早晚场中施彩缕,玉人亲手送将来。 清歌:指悠扬动听的歌曲。 连袂:指携手。 踏春:踏着春天的景色游玩。 选得:选择。 胜地:美好的去处。 早晚:白天和晚上。 彩缕:彩色丝带。 玉人:美女。 【赏析】 此诗是写女子为恋人送行。首句“清歌连袂”点出送行的背景,次句“选得秋千胜地开”说明所送之地
长门深锁月华光,清殿无人兰茝香的注释是:长门,汉宫名。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失宠被贬居长门宫。月华光,指月光。清殿,空荡荡的宫殿。兰茝香,指香气。 浪说长卿原薄幸,何因词赋感君王的注释是:浪说、何因,都是疑问词。长卿,司马相如字。司马相如是西汉辞赋家,曾为汉武帝写《长门赋》、《子虚赋》等。薄幸,薄情。 赏析: 首句“长门深锁月华光”,诗人开篇便用“长门”一词点明了地点和背景,同时借用了汉武帝的典故
注释:将云锦绣的花朵剪下来,与美丽的春光争奇斗艳,月影如眉毛般娇美却不耐看新月。准备在明晚欣赏花灯,隔着帘子等待赏花的人。 赏析:这是一首咏花诗,通过描绘花儿竞相绽放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人们对春天和生活的美好期待和向往。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富有生动形象和情感色彩。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山中作 一榻翛然坐不移,夜凉空馆寂观时。 身如野鹤心如水,不是幽人谁得知。 注释 翛然:超脱的样子。 一榻:指一张床。 翛然坐不移:超脱的样子,坐在这里一动不动。 夜凉空馆寂观时:夜里凉风习习,空荡荡的客房静悄悄的,我观察着这寂静的时刻。 身如野鹤心如水:身体像野外的鹤一样,心情像清澈的水一样。 不是:不是……的意思。 幽人:隐居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山中独自生活的诗
【注释】 金霞帐里:指宫女们所居之处,即“昭阳殿”。倚新妆: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独捧冰壶:捧着玉制的水盂。侍御床:服侍皇帝的卧榻。多少愁心关不住:指无法抑制的忧愁。月出昭阳:指月照昭阳殿。 【赏析】 这首小令写一个宫女深夜在月下思念君王的情景。开头两句写这位宫女的美丽与她的心事,后两句写她夜深难眠时的情景。全篇以白描手法写出宫女的孤独和寂寞,表达了作者对宫女的同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