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经孙
【注释】: 病起:生病后起床。习懒,因成癖:养成了懒惰的习惯。支离,瘦骨嶙峋的样子。怯,畏惧。病魔,这里指疾病。今日团圆,即今天团聚。环:围绕。玉蒲:一种美酒的名称。细切,仔细地切成丝条状。泛金荷,将玉蒲细丝切得薄如金叶,泛在金杯中。 赏析: 这是一首写病愈后的宴饮的诗。首句“去年习懒因成癖”,说明诗人因为养成了懒惰的习惯,所以一年到头很少外出;而这次病后,又因为怕生病,所以很少外出
【注释】 北坑:墓地的土坑,古人常在墓旁植树,以表孝心。扶疏:高耸茂密的样子。四儿:指四个儿子。衰翁:年老的读书人。领孙曹:领着孙子和乡邻祭拜。曹:同“曹”,“众”之意。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扫墓时的情景的诗作。作者通过描绘手植松楸四十年之后,枝叶高耸欲参天的景象,表现了对逝去亲人深深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死观念的独特见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语言的能力。解答时,要读懂全诗的内容,根据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来赏析。此题要求考生分析“九重忧责讵能分”“累疏丐归今得请”这两句话的含意,并指出其作用。“九重忧责讵能分”“累疏丐归今得请”一句是说,国家有重大忧愁责任,自己怎能分担?多次上疏请求归田,现在终于得到了批准。“九重”指朝廷(皇宫),这里指皇帝。“九重忧责”即指国家的重大忧愁责任
注释: 1. 人心易溺谁能拯,世道如澜孰与回。 译文:人心容易陷入沉沦,谁能拯救?世界动荡,谁来挽回? 2. 赖有圣贤遗训在,好怀每为古书开。 译文:幸好有圣贤遗留的教诲,每当心情郁闷时,就会翻开古书来解闷。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心易染、世道动荡的忧虑和无奈。他感叹人心容易陷入沉沦,无法自救。同时,他也意识到只有依靠圣贤的遗训,才能在困难时刻找到安慰。诗中还表现出诗人对古书的热爱
注释:杜牧在安原寺留下了修觉的诗句,韩愈也曾留下岳山的题字。我惭愧自己没有好的书法,只能把飞溅的落红当作踏步的痕迹。 赏析:这是一首题咏寺庙之作。诗中以“杜老”、“韩公”来点名两位诗人,他们都是唐代著名的文人墨客,他们的诗句都曾在安原寺留过痕迹。诗人用“曾留修觉句,亦有岳山题”表达了对这两位诗人的敬仰之情。然而,诗人却觉得自己无法与前人相比,只能在落花飘散时感叹自己的无力
觉溪八景·龙门春浪 宋·徐经孙 《觉溪八景》是宋代诗人徐经孙创作的一组五言绝句,共有八首,每首描写一处自然景观。其中“龙门春浪”描绘了雷奔石壁间的壮观景象和瀑布泻泄在洞口的美景。下面将逐一解读这首诗: 1. 逐句释义: - 雷奔石壁间:描述雷声在石壁间回响,如同奔腾不息的水流。 - 瀑泻洞门侧:瀑布从山洞旁边倾泻而下。 - 蜿蜒乘洪涛:形容山势如巨龙般蜿蜒,随着洪水流动。 -
【注释】 ①过严子陵钓滩:指隐居不仕。严光字子陵,东汉时隐于浙江富春山的桐庐,故称“钓滩”。②高风不可攀:指高尚的道德品质不可企及。③鬼门关:传说中阴曹地府的关口,比喻极险恶的境地。④稽首:古礼下拜,头至地,两拜为稽首。⑤归家:指回到家乡。 【赏析】 《过严子陵钓滩》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隐居不仕的高洁节操和身处险境而毫不退缩的刚直;后两句写归乡后斩断钓鱼竿以表示决绝
以下是对徐经孙《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的逐句翻译、赏析以及关键词注释: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北窗自有来薰处,长夏何妨一枕高。 - “北窗”指的是位于家中的北方向窗户,“来薰”指从窗外吹进的新鲜空气,“长夏”指的是夏季,“一枕高”则形容睡眠舒适。此句表达出室内空间的宁静与舒适,即使在夏天,也能享受到自然的清新。 2. 竹薄未能遮照遍,西风我欲障葡萄。 -
活水一溪像玉一样晶莹清澈,群山四围如螺旋般层层叠叠。 在这自然美景中自得其乐归隐田园,莫要等到了年老时才后悔当初没有回去! 注释: 1. 活水一溪如玉莹:活水一溪像玉石一样晶莹剔透。活水指的是流动的水,这里指的是小溪,活水指清澈见底的溪水。一溪即一条小溪。 2. 好山四面似螺堆:四周环抱着的群山如同堆积起来的螺壳。这里的“好山”,是指美丽的山川;“四面”,是指四面八方
注释: 早睡晚起,身心自在,白发渐生。 和了十首诗,赊下七字,在太平时代效仿陶渊明。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生活状态的描述,通过写自己的悠闲自在、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表达出作者对太平时代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淡然态度,无论生活如何,都能坦然面对,享受生活的乐趣。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满了生活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