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原德)
诗句原文:岁晷无停运,循环安得穷。乾坤育万物,藐余亦在中。缅唯赋与理,初无啬与丰。践形何寥寥,黾勉继前风。子今佐百里,善政克始终。颜面无矜色,慊然守谦冲。为邑既如此,治道岂不隆。行看著声誉,可以齐高嵩。 注释: - 《岁晷》:岁,指时间;晷,古时一种计时工具,利用日影测量时间。此句表达时间的流逝无法停止,循环往复无穷无尽。 - 《乾坤》:天地。育万物:养育万物
兹辰值重九,抚景高兴生。 爱此田园居,岂顾浮世名。 扶筇向东篱,日映鬓丝明。 俯仰宇宙间,适趣琴无声。 悠然谢尘鞅,从此毕馀龄。 难将一木力,去支大厦倾。 孰谓林泉乐,不如轩冕荣。 采菊泛浊醪,陶然怡我情。 况兹禾黍登,因之庆西成。 注释:今天是重阳节,我欣赏着这美景心情十分舒畅。我喜欢这种田园生活,不在乎世俗名利。拿着一根手杖向东边的篱笆走去,太阳照在头发上显得格外明亮
【注释】: 1)归田园居:指陶渊明的诗歌。 2)云山:指隐逸之乐。 3)农父:农家老翁。 4)力田:耕种田地,勤劳耕作。 5)撷蔬:采摘蔬菜。 6)垂缗(mín):悬挂钓线。 7)沧溟:大海,这里指沧海。 8)陋巷人:贫穷的读书人,指陶渊明。 9)三径:三条小路,指隐居之所。 10)五柳:即五柳先生,晋代隐士陶潜的号。 11)茅屋:简陋的房屋。 12)孤松:孤立的古松。 13)晴云:晴朗的天空。
【诗句释义】 1. 携幼入我室:带领幼小的孩子进入我的家。 2. 羸马脱归鞅(yān):指牵着瘦弱的马解开马笼头。 3. 顿忘尘俗喧:立刻忘记了尘世的喧嚣和纷扰。 4. 地幽无外想:四周环境幽静,没有外界的干扰。 5. 沮溺将并耕:沮溺将要一同耕种。 6. 荷筱亦长往:荷叶和小草也长久生长。 7. 日上松阴清:太阳升上时,松树的树荫很清凉。 8. 雨过菊苗长:雨后,菊花的幼苗长得更高了。 9.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内容上注意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从全诗的主题出发来作答,结构上注意分析诗歌的结构,从诗歌的结构中找出能体现其艺术手法的词句,据此概括答案即可。本首诗以“怨”字统摄全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1)“夙昔慕前脩”,“前脩”,古指前代贤人。诗人自比为前贤后辈,表示自己有高志远行。
译文: 在郊外,尘世的纷扰事少了很多,山中的车马也很稀少。既然已经远离了市朝,便回到田园去归隐。 采来的兰草和蕙草编织成了佩饰,采摘的芰荷制成了衣裳。 只有知己才能理解我的心情,从此与世俗的人断绝来往。 注释: - 野外:指城外或乡村。 - 尘事:世俗之事。 - 山中:指山林之中。 - 市朝:指城市和朝廷。 - 知己:知心的朋友。 - 遂:顺从。 - 纫:缝制、编织。 - 芰(jì)荷
这首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的第六首诗,表达了他与世隔绝、自娱自乐、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下面是诗句的逐一释义和赏析: ```plaintext 地僻寡来往,松菊聊自娱。 遂以林下室,号为逍遥墟。 既绝钟鼎念,兹焉甘索居。 夜月琴一张,春风柳五株。 醉卧北窗下,其乐复何如。 注释:由于地处偏僻,很少有来往的人,我就用松树和菊花来娱乐自己。于是我在树林里建了一座小屋,把它叫做逍遥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和陶诗 归田园居六首其五》。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悠悠南山云,可以清心曲。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南山景象,白云悠悠地飘荡在山间,给人一种心灵得到净化的感觉。“清心曲”可以理解为心灵的音乐,即通过欣赏大自然的美来达到精神上的放松和宁静。 何必如广受,然后始知足。 - “广受”一词可能指的是广泛接受、广泛享受的意思
这首诗是陶渊明写给他的好友周续之、祖企和谢景夷三兄弟的,表达了他对友情和学问的珍视。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读: 1. 知己不易遇,既遇情欢欣。 - 关键词:知己(知音),情欢欣(喜悦)。解释:陶渊明感慨于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多么困难,一旦遇到便感到无比的喜悦与兴奋。 2. 同游复同调,超然物外人。 - 关键词:同游(一起游玩),同调(志趣相投的人)。解释:陶渊明提到他和朋友们虽然一同出游
《乞食和陶诗》 晨屋炊烟冷,怅然欲何之。 采蕨饥莫疗,去去安得辞。 党有仗义士,怡然迓我来。 烹鸡复炊黍,且复罗酒杯。 慰余落寞怀,酒酣赋新诗。 廪粟幸有馈,惜我非凡才。 但愿来牟成,勿劳为我贻。 注释: 1. 晨屋炊烟冷:早晨的房子里炊烟很冷。2. 怅然欲何之:心中怅然若失,不知该往何处去。3. 采蕨饥莫疗:采摘蕨菜也填不饱肚子。4. 去去安得辞:去哪里又怎能推脱不去。5. 党有仗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