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晷无停运,循环安得穷。
乾坤育万物,藐余亦在中。
缅唯赋与理,初无啬与丰。
践形何寥寥,黾勉继前风。
子今佐百里,善政克始终。
颜面无矜色,慊然守谦冲。
为邑既如此,治道岂不隆。
行看著声誉,可以齐高嵩。
诗句原文:岁晷无停运,循环安得穷。乾坤育万物,藐余亦在中。缅唯赋与理,初无啬与丰。践形何寥寥,黾勉继前风。子今佐百里,善政克始终。颜面无矜色,慊然守谦冲。为邑既如此,治道岂不隆。行看著声誉,可以齐高嵩。
注释:
- 《岁晷》:岁,指时间;晷,古时一种计时工具,利用日影测量时间。此句表达时间的流逝无法停止,循环往复无穷无尽。
- 《乾坤》:天地。育万物:养育万物。这句表达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和宇宙的伟大力量。
- 《藐余亦在中》:藐余:我;在中:处于其中。这句表明诗人虽微小,也存在于这广阔的天地之间。
- 《缅唯》:回顾、思考。赋与理:赋予自然之理。初无:从来就不存在。啬与丰:吝啬与丰富。这句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反思和理解,认为天地从未吝啬给予,只是人们常常只看到其不足,而忽略了其丰富。
- 《践形何遥遥》:践形:遵循自然的形体;遥遥:遥远的样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探索和追求,认为遵循自然的道理,无需过分追求物质的丰富。
- 《黾勉继前风》:黾勉:努力不懈;继:继承;前风:前人的风格或传统的风气。这句表达了诗人努力继承并发扬前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决心。
- 《子今佐百里:》:子:你;佐:辅佐;百里:县官的简称。这句表达了诗人现在担任小官,但仍然努力为地方做出贡献,希望善政得以持久。
- 《善政克始终:》:善政:良好的政治;克:能够;始终:始终如一。这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方法能够持续不变,始终坚持到最终。
- 《颜面无矜色:》:颜面:面容;矜色:矜持的神色。这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名利时保持的谦虚态度,不因外界评价而改变自己的本色。
- 《俭然守谦冲:》:俭然:俭朴的样子;谦冲:谦虚恭谨。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始终保持低调和谦逊。
- 《为邑既如此:》:为邑:治理一个地方;既如此:既然这样。这句表示诗人认为治理一个地方的方式和方法就是这样,不需要刻意改变或追求更高标准。
- 《治道岂不隆:》:治道:治理之道;岂:难道;焉:哪里;竟:终。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治理之道的自信,认为只要坚持正确的方法和理念,治理就会成功并达到很高的水平。
- 《行著声望:》:行著:名声在外;声望:地位和名誉。这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名声和成就能够被世人所知晓,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 《可以齐高嵩:》:齐:比拟、比喻;高嵩:古代贤者,以高洁著称。这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超越古代的贤者,成为值得后世尊敬的人物。
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在晋宋之际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的生活经历相联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观。同时,通过对四季更替、风雨变换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性的体悟。
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看轻的态度,以及对于简朴生活和正直道德的追求。通过赞美自然的广阔和伟大,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具体事物和现象的描绘,引发读者对生命本质和人生意义进行深入的思考。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是一首充满哲学意味和艺术美感的作品,不仅展现了陶渊明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首诗不仅是陶渊明个人精神世界的写照,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审美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