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元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孔雀的画,诗中通过赞美孔雀来寓意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下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1. 吴溪大绢长十寻,何人夺此造化心。 - "吴溪大绢"指的是巨大的画布,"十寻"则表示长度。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作的巨大尺寸和工艺精细程度的赞叹。"夺此造化心"则意味着这幅画作具有惊人的生命力和艺术价值,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画家的造化之力。 2. 不写凡鹰与快鹘,独写青山石上之文禽。 -
山风日暮吹黄独,山人归来山中宿。 白云万顷高映屋,山光相对眉发绿。 万物到手吟不足,诗草床头牛腰束。 麋鹿相过亦不触,毳袍芒蹻识高躅。 上皇之时道超俗,吾闻不死游亭毒。 我今炼药山之麓,山中之人驾黄鹄。 注释: 1. 山风日暮吹黄独:山风吹过时,树叶变黄。 2. 山人归来山中宿:一个山人回到了山里休息。 3. 白云万顷高映屋,山光相对眉发绿:在山上,白云层层叠叠,映照在房屋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江上送殷近夫奉母东归》,以下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春色满汀洲,沙晴鸂䳵游。 注释:春天的景色充满了河中的小洲,沙滩在晴天时有鱼儿游动。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春日河滩的生机与活力,通过“春色”和“鱼游”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力。 2. 故人别我去,回首江之陬。 注释:老朋友与我告别后,我回头望去长江边。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去友人的不舍之情
这首诗描绘了黄山的自然美景和神秘的传说,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首联“黄山昔云与天通,三十六峰常冥蒙。”描绘了黄山的云海景观。黄山的云雾常常与天空相连,形成一幅壮观的画面。 颔联“晨昏日月转地中,下连沧海沃焦东。”描述了黄山的日出日落景象,以及它与大海相接的景象。 颈联“嘄阳一足啼远松,天鸡野岸巢高风。”描绘了黄山的鸟类和动物,如鹤、鸡等。 尾联“中有灵迹世难穷
【题解】 程时望的诗。此诗是作者为程时望所建居庐所作,以表达对他的赞赏之情。 【注释】 新安:郡名,治所在歙县(今属安徽)。上郡:指西汉时新垣平事秦始皇的骗局。重黎:相传古帝高阳氏有二子,长曰重,次曰黎,故称重黎,亦作“祝融”。 孤操:特立独行的操行。 山之隈:山间曲处。 青涧底:山涧水旁。义固在:情意恳切地存留着。饥冻未应耻:饥饿和寒冷都不应该感到羞耻。 千载:千年。於陵
【诗句注释】 两两:两棵两棵。涧底:山涧里。 松、丝:都是松树的别称。 女蔓草:一种植物名。 【译文】 山涧中长着两棵松,岁寒时节依然挺拔。 高高的百尺松树枝上缠着蔓草,虽然好景不长,一夜风霜却让它凋落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是说山涧中长着两棵松,岁寒时节依然挺拔;后两句是写松枝上缠绕着蔓草,尽管好景不长,但一夜之间被风霜摧折了。此诗以松柏为象征,赞美了汪庸夫和孙道甫的“道义同心”
《侣鱼》 清池耀明镜,绿萍净相依。 水面散寒花,树底风生微。 主人时夕来,释杖坐苔矶。 丛石围小岛,游鱼吹浪飞。 眼中银泼剌,鳞光乱斜晖。 物我澹无言,相对两忘机。 余亦观化者,愿与子同归。 注释: - 清池:清澈的池塘。 - 耀明镜:照出明亮如镜的水面。 - 绿萍:绿色水草。 - 净相依:干净地相互依靠。 - 水面:水面上。 - 散寒花:散布着寒冷的水花。 - 树底:树根下面。 - 风生微
江上饯别友人四章 山阿遵时晦,人文会陆沉。 履运多崄巇,感念昔与今。 凄风振修薄,严霜被乔林。 愿言同此夕,寤寐思所钦。 注释解释: 1. 山阿:山的侧面或背面。遵时晦:遵守时间,指遵循时令。 2. 人文:这里指人才。会陆沉:遭遇困难或挫折。 3. 履运:指经历命运或运势的变化。多崄巇:多险难。 4. 感念:思念、感慨。昔与今:过去和现在。 5. 凄风:冷风。振:吹动。修薄:草木的嫩茎。 6.
【诗句释义】 1. 田舍早春作:这是题目,意思是描写春天在乡村的景色。 2. 今辰初解冻:今辰,现在;初,开始。解冻,指冰雪融化。 3. 远望田苗稀:远望,看远处的田野和庄稼;田苗,指田野里的植物;稀,指稀疏。 4. 日出会群情:日出,太阳升起;会,聚集;群情,群众的情绪。 5. 鸟雀相喧飞:鸟雀,指鸟和雀鸟;喧,吵闹;飞翔,指飞起来。 6. 村妇荷锄至:村妇,农村妇女;荷,扛着;锄,农具;至
【注释】 1. 夕:指傍晚。 2. 仙:这里指诗人自己。 3. 残山:不完整的山,即残缺的山。 4. 草雉:指雉鸡(野鸡)。 5. 斜明:斜晖,太阳偏西时的余光。 6. 居人:住在此处的人。荆:用荆条编成的篱笆。 7. 朅来:忽然来到。盍簪:何不把头饰放在一旁,表示休息的意思。 8. 林下:树林底下。幽赜:深奥难解的道理。 9. 厓屋:山崖上的房屋。 10. 野蕨:野外生长的蕨菜。旋: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