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元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文徵明在除夕夜写给友人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节序惊心每忆家,小窗无奈客愁赊。 注释:节日的到来让人心惊胆战,每次想到家总是感到不安,这种情绪就像无底的窗户,永远也关不上,因为心中的愁绪像长了翅膀一样飘散开来。 风前布褐穷难送,梦里江湖鬓未华。 注释:在寒风中穿着破旧的衣服,似乎无法将这沉重的忧愁送走,而梦中的江湖世界里,我的双鬓尚未斑白。
避俗 年学养慵,惟怜猿鹤日相从。 闲看流水孤筇往,偶与归樵一径逢。 老去形骸无长物,清留门户有高松。 空教使者求颜阖,知入云山第几峰。 { 诗句解析: 1. 年学养慵,惟怜猿鹤日相从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年学养慵,意味着在晚年选择了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而“惟怜猿鹤日相从”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那些能自由自在生活的动物的深深喜爱。 2. 闲看流水孤筇往,偶与归樵一径逢
【注释】 老翁白首负奇好,来往江湖称地仙。 野鹜沙鸥各解事,青莼紫鳜宁论钱。 月明满地夜呼酒,山色半帆秋放船。 偶过海门访啸父,相逢各诵云烟篇。 【赏析】 此诗是赠徐廷应。徐廷应字子高,有《云烟篇》。这首诗是作者的赠诗,诗人在诗中对友人的生活和志趣进行了高度的赞美和肯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友情和尊敬。 首句“老翁白首负奇好”是全诗的主旨。意思是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着超群出众的才能和兴趣
【注释】 与施邦直过南野堂访陆如昆侍御游道场山泛碧浪湖临别书此:施邦直,字邦直,号东原。唐末宰相,以忠谏得罪,隐遁山林。陆如昆,即陆游之从父兄陆宰,曾任侍御使,后弃官不仕。唐末宰相,为政清廉。道场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碧浪湖,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寄迹,寄身。南墅,地名,在今浙江嘉定县。水竹幽,环境幽静。 一笑长髯意已投,角巾相对草堂秋。 看山载酒青藜健,笼鹤寻僧尽日游。 浮世事多悲去鸟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词语加上注释。 “游西湖”:游赏西湖美景。 译文: 虎旅将军功业新,也来林下放歌频。 几年天地伤多事,此日江湖合有人。 菱叶乱迎青雀舫,波光忽动白纶巾。 君王若念南征意,乞与西湖寄此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杭州为官时所作。前四句写诗人的游赏西湖的情景。诗以“新”、“频”二字起头,突出了虎旅将军功业新成的欢快心情
【注释】 李参戎汝盛:指唐代诗人李益(字参戎),与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张籍友善。胜果寺:在今杭州西湖西北,相传吴越钱武肃王建此寺,以藏名贵之果而得名。酒酣:指饮酒畅快,醉意正浓。月轮峰:即玉轮亭,位于胜果寺内。钱塘江:指浙江的一段江面。潮:潮水,涨落时浪涛汹涌,声如雷鸣。闲来野寺寻幽事:闲来无事时在山野寺庙中寻找幽静的去处。扶醉登临兴更豪:扶着酒意登上高处,兴致更加高昂。山脚遥分云树碧
【译文】 傍晚的雨后天气晴朗,独自站在升山之巅。 石级上吹来阵阵清风,仿佛天公在笑语欢声。 攀援着藤萝直上高峰,思绪依然轻松自在。 彩虹收去雨云,山色青翠欲滴,白鸟弄水,斜阳明丽。 足迹学得渔樵成久业,身随麋鹿长高情。 兵戈满眼真何意,只漫蓬蒿过一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隐居在庐山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晚晴独眺升山绝顶”
诗句释义 1 “一曲离歌日欲晡,寒云漠漠乱蘼芜。” - “一曲离歌”表明这是一首离别的歌曲。“日欲晡”指的是临近黄昏时分。“寒云漠漠”描写了天气寒冷且天空中云彩浓密的景象。“乱蘼芜”指飘动的草花或落叶。这里的“乱”字表达了一种杂乱无章、纷乱的状态。 - 注释:离别之际唱起的一首离歌,正值傍晚时分,天空中的云朵厚重且颜色暗淡,如同一片混沌的景象,与周围乱舞的草木相映成趣。 2.
【注释】 荒村:荒芜的村庄,这里借指边地荒凉的村落。碛(qì):沙石堆积成的地面。昏:昏暗。篱门:栅栏门。江潮:大江上的水潮。悲心壮:悲壮的心情。山鬼:山林中的精怪。斗间云气望中原:北斗星下,仰望天空中飘浮的白云,盼望中原地区早日收复。䑳(huán):一种用竹条编织的钓具,形如鱼篓。 【译文】 荒凉的山村在落日的风中显得格外凄凉,寒月下的篱门也似乎在微微颤抖。 夜深时枕边的江潮声让我倍感悲壮
同顾九和侍讲郑继之户部顾与成正郎殷近夫县令泛太湖作军中乐酒酣赋诗 洞庭秋老翠陂陀,景物恢奇望里过。 石柱天风回鹳鹤,海门波浪见鼋鼍。 帆樯万里怜渔父,鼓角中流和棹歌。 独倚蓬窗浑不醉,浮云西北意如何。 注释:洞庭湖在秋天景色苍老,绿色的水波荡漾着。湖上的景象宏伟奇特,远远望去就过了。湖中的石柱被大风刮动,仿佛有鹳鹤飞过来。海水的潮汐在海门处汹涌澎湃,可以看到鼋和鼍在翻腾。帆船在万顷湖面上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