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长风吹碛昏,荒村寒月动篱门。
江潮枕上悲心壮,山鬼灯前夜语繁。
乱后客身犹万里,斗间云气望中原。
欲添春水随行李,更听渔歌起钓䑳。

【注释】

荒村:荒芜的村庄,这里借指边地荒凉的村落。碛(qì):沙石堆积成的地面。昏:昏暗。篱门:栅栏门。江潮:大江上的水潮。悲心壮:悲壮的心情。山鬼:山林中的精怪。斗间云气望中原:北斗星下,仰望天空中飘浮的白云,盼望中原地区早日收复。䑳(huán):一种用竹条编织的钓具,形如鱼篓。

【译文】

荒凉的山村在落日的风中显得格外凄凉,寒月下的篱门也似乎在微微颤抖。

夜深时枕边的江潮声让我倍感悲壮,山中的鬼魅仿佛在灯前诉说着什么。

战乱之后客居他乡的我仍然身在万里之外,望着天上斗柄之间飘浮的云彩,心中充满了对故土的怀念。

想要添置春水以便带上行装,更想听到那渔夫唱起悠扬的歌曲。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兼怀古的小诗。全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来抒发其思乡之情。

首联“荒村”二字点明题旨,“落日长风吹碛昏”,是荒村黄昏时的景象;“荒村寒月动篱门”,是寒月照进篱门的情景。两句一写景,一写事,以景衬情,渲染了旅途的荒凉寂寞气氛。“荒”、“昏”、“动”,都给人以凄冷、空寂的感觉。

颔联“江潮枕上悲心壮,山鬼灯前夜语繁。”颈联“乱后客身犹万里,斗间云气望中原”,尾联“欲添春水随行李,更听渔歌起钓䑳”。从内容上看,此二联与上联并无多大联系,而从形式上看则明显有律诗的特点。律诗每两句为一句,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工整,平仄谐调。此诗中间两联,颔联“江潮枕上悲心壮”与颈联“斗间云气望中原”相对,“悲心”与“云气”相对;“夜语”与“望”相对,句式和词性都很和谐,而且“江潮”与“斗间云气”对举,把江流与云气联系起来,既形象又生动,富有意境。这两句虽无对仗,却有律诗的韵味。

末联“欲添春水随行李”,“更听渔歌起钓䑳”,与开头两句呼应。“欲添”二字写出了诗人的迫切心情,“春水”与“春水”相对应,“行李”与“渔歌”相应合。“起钓䑳”与“望中原”相呼应。“䑳”(hún),竹制的鱼篓。诗人想象自己随着行李一同前往中原地区。

此诗构思新颖,不拘成格,但写得浑然天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