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倚危岑岸接䍠,晚潮初上练痕齐。
乱挝鼍鼓妖蛟舞,倒卷银山海日低。
弓弩千年人去后,帆樯万里望中迷。
凭谁唤起眉山老,为诵钱王庙里题。
【诗句】
登吴山绝顶望钱塘江潮
独倚危岑岸接䍠,晚潮初上练痕齐。
乱挝鼍鼓妖蛟舞,倒卷银山海日低。
弓弩千年人去后,帆樯万里望中迷。
凭谁唤起眉山老,为诵钱王庙里题。
【译文】
登上吴山的绝顶远观钱塘江潮水涌动的景象,独自站在险峻的岸边与山相连。江潮刚刚上涨,留下细白的浪花痕迹清晰可见。
打起鼍鼓,妖龙在江水中翻滚腾跃;潮水像倒卷的银山一样,太阳开始在江水中下沉。
历经千年,弓箭和箭矢早已被遗忘;望向远方,只见帆桅在江面上摇曳,仿佛迷失在大海之中。
谁能唤醒那些已离世的文人墨客?请为我朗诵那篇刻在钱王庙中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自然景观的古诗,通过对登吴山绝顶远观钱塘江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首句“登吴山绝顶望钱塘江潮”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站在吴山的绝顶之上,眺望着钱塘江的潮水涌动,展现了一幅壮观的自然画卷。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江潮的细节,如“晚潮初上练痕齐”、“乱挝鼍鼓妖蛟舞”,将钱塘江潮的壮阔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还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诗人的情感。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如将潮水比作“倒卷银山”和“乱挝鼍鼓妖蛟舞”,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活泼。此外,诗中还融入了一些历史元素,如“弓弩千年人去后”,既表现了历史的沧桑感,又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最后一句“凭谁唤起眉山老,为诵钱王庙里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尊重,以及对于古代文人墨客的怀念之情。总之,这是一首具有浓厚自然色彩和历史文化气息的古诗,通过对钱塘江潮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以及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