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藤萝对夕曛,解衣长日坐来频。
挽回沧海真无计,领略青山合有人。
养鹤似嫌双口累,为渔又过一生身。
相逢惟是南屏老,独树柴门许结邻。

诗句一:“石上藤萝对夕曛,解衣长日坐来频。”

译文:石头上的藤萝面对着夕阳的余晖,解开衣服整天坐着。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南屏山居的日常生活状态。”石上藤萝”与”夕曛”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静谧的山林景象。”解衣”二字透露出诗人的闲适和自在,”长日坐来频”则表达了诗人在山居中度过的宁静而悠长的时光。

诗句二:“挽回沧海真无计,领略青山合有人。”
译文:想要挽回浩瀚的沧海,真的是没有办法;只有领略那青山的美丽,才能找到人的存在。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感慨与赞美。”挽回沧海”体现了诗人对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的向往与无奈,反映出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领略青山”则是诗人通过实际的观察和体验,感受到自然之美的深刻表达。整句诗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的深深敬畏以及对人生境遇的哲思。

诗句三:“养鹤似嫌双口累,为渔又过一生身。”
译文:养鹤就像觉得有两只嘴会累赘一样,为了捕鱼又度过了一生。
赏析: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养鹤和捕鱼两种生活方式的思考。”养鹤”代表了隐逸的生活态度,而”为渔”则展现了一种务实的生存方式。”似嫌双口累”揭示了诗人对养鹤生活的某种顾虑或不满,”又过一生身”则强调了这两种生活之间的对比和冲突。整句话折射出诗人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反思,以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平衡的挣扎。

诗句四:“相逢惟是南屏老,独树柴门许结邻。”
译文:能遇到的就只有南屏山上的老翁,孤独地住在柴门旁,可以与他结邻而居。
赏析:这一句诗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惟是南屏老”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和珍视,”独树柴门”则形象地描绘了隐居者简朴的生活方式及其与外界的隔离状态。”许结邻”表达了诗人愿意放下世俗纷扰,与隐者共享那份清静和自在。这几句诗整体上传达出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在喧嚣尘世中保持心灵宁静的愿望。

《新卜南屏山居》不仅是一篇描写山居生活的田园诗,更蕴含着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层情感。通过对这四句诗的解读,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也能从中汲取到对于自然、生命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