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熙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先要认真品读诗歌,通过反复诵读、抓住关键字词来分析诗歌的用词特点。 “曾闻”二字,是说郊祀之典,在唐以前就已存在了,所以对天厩中的飞黄马,并不陌生;“十万”二字,既说明马多,又暗示出朝廷的财力雄厚。“刍粮”二字,说明这些马都是从民间征调来的。“辇”,古代一种有盖的小车,这里指天子的车驾。“尚方”二字,是说这些车马都是皇家的,由尚方掌管
【诗句释义】 缇骑:皇帝的仪仗队,这里指皇帝。羽士:道士。庖人:厨师。费尽:耗费尽数。 【译文】 皇宫里仪仗队的骑士和道教的羽士与厨子一起为祭祀准备着,一切都在更新。 耗费了数万两黄金来装饰仪仗队,刚刚燃起明烟,却挡住了风尘。 【注释】 1. 缇(tí)骑:皇帝仪仗队的骑士。羽士:道教的道士。2. 庖(páo):厨子。 3. 水衡金:水衡校尉所领属的金银财宝。 4. 甫毕:刚刚结束。5. 障
诗句解释 1. 文华圣藻重尊天:这句诗描述了文采与智慧的重要性,强调了文人学士在朝廷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再仿圜丘礼数虔:再次模仿古代祭天仪式的庄重和虔诚。 3. 簪笏千官环听睹:形容众多官员环绕聆听的场景。 4. 貂珰为达圣人前:貂珰是古代皇帝所佩带的一种装饰物,这里指代尊贵的身份。 译文 《亲郊恭纪三十首》之第一首,礼部请求郊祀。 文采飞扬如圣灵,再仿古祭天之礼仪。
诗句如下: ```两月重倾畏垒心,韩江分手更披襟。 延津龙剑何时合,千里鱼书可数临。 ``` 译文: 两个月后我们再次面对挑战,就像担心山头一样。在韩江边我们告别,各自披上衣服离开。不知道何时我们可以重逢,而书信中传来的消息仿佛就在手边。 注释: 1. 重倾畏垒心:重新面对挑战和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2. 韩江:指的是位于中国广东省的韩江。 3. 延津龙剑:比喻英勇无畏的精神或力量。 4
【注释】: 1. 亲郊恭纪:指《郊祀歌》中的三十首诗篇,用于记叙帝王祭祀天地的隆重典礼。 2. 礼部请郊:指礼部的官员请求举行祭天大典。 3. 修明礼乐:使礼乐制度完善起来。 4. 元老:对年高德劭者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5. 奉常:官名,掌管宗庙礼仪。绵绵:形容头发长而黑。蕞(zhuǎn)故:指头发白,衰老的样子。 6. 相从:一同前往或从事。讲习:学习讨论。 7. 肃鸣銮:銮铃的声音很严肃。
【注释】 1.亲郊:古代帝王亲自祭祀天地,称“郊”。 2.礼部请郊:指礼部向皇帝提出请求举行祭天之礼。 3.苍穹:天空。 4.特祀:特为祭祀。 5.乘阳:乘,借为“增”,增益之意;阳,这里指太阳。 6.百年制作:指唐玄宗时开始的祭祀天地典礼。 7.今重饰:如今重新加以装饰。 8.青碧辉煌:青色碧绿,光辉灿烂。 9.烈祖光:烈祖,即高祖李渊。光,光彩夺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郊祭仪式的重视和参与。 诗句释义: 1. 诏下柳营檄虎贲:诏书下达,命令军队在柳营集结,并发布檄文让虎贲(指勇猛的军人)行动。 2. 三千除道闹声喧:动用了三千人,清理道路,使喧闹的声音遍布整个区域。 3. 道旁钜础能移几:路旁巨大的基石能移动多少。 4. 费万金钱半入门: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才能让这些基石进入门槛。 译文: 诏书已经下达
【注释】: 三军如雨马如飞,万象森罗栱太微。 古道养军为一日,虽然郊宿俨廷闱。 【赏析】:此诗首句用“亲郊”和“恭纪”来表达对皇帝的尊崇之情。第二句“三军如雨马如飞”形象描绘了军队行进的壮观场面。第三句“万象森罗栱太微”则描绘了皇帝在郊外祭拜天地时的庄严场景,展现了皇帝威严、庄重的形象。末两句“古道养军为一日,虽然郊宿俨廷闱”,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朝廷之中,但心系边疆,为国家的安危担忧之情
【注释】: 太平天启正当阳:天启,即崇祯帝的年号;阳,指阳光。 应有鸾书到二黄:应,应该;鸾书,指皇帝诏书;二黄,指京城中的两处地名。 莫道山林无以赠:莫道,不要以为;以,用;赠,送别。 紫薇花送紫薇郎:紫薇花,即木槿,一种植物,花有紫色。紫薇郎,指紫薇方伯,即地方长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的诗。诗的前两句,是说在大明王朝正盛之时,皇上的圣旨就要送到京城了。“太平”二字点明了时局的安定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为德于乡不厌贫,刀圭宁是独全真。” - “为德于乡”:表示在家乡施行德行。 - “不厌贫”:表明无论贫穷与否都能坚持行善。 - “刀圭”:古代一种药材,常用来象征药效。 - “宁是”:表示宁愿是。 - “独全真”:意为独自保全了纯真。 第二句:“君家桂树婆娑影,不数千红杏苑春。” - “桂树”:常指高洁或坚强的树木。 - “婆娑”:形容树枝随风轻轻摆动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