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熙春
注释:天体明亮辉煌,天文现象非常壮观,庭燎的光芒照亮了天空。香气弥漫,吉祥的云霞再次笼罩大地。 赏析:本诗是一首描绘皇家祭祀天地的壮丽场景的诗,通过描写星辰、庭燎、香雾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天地神灵的敬仰和祈求。诗中“星辰灿烂焕天文,庭燎辉光欲两分”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中的星辰璀璨夺目,庭燎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天际的景象;“更有氤氲香气蔼,六龙仍复护祥云”则进一步描述了空气中弥漫着的香气
【注释】 1. 正位居中从在旁:皇帝居中,百官陪侍。 2. 高皇原是配天皇:指唐高祖李渊曾自称是天皇氏的后裔。 3. 圣明自与神明合;典故何须问太常:皇帝圣明,自有天意,无须多问。 【赏析】 本诗为礼部请郊时所作,作者通过赞美皇帝的圣明,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首句“正位居中从在旁”,描绘了皇帝居中而立,百官陪侍的场景。这里的“正位”指的是皇帝的位置,“中”表示居中
【注释】 昭享:祭名。天门:天帝之门,指帝王祭祀天地之处。却辂:帝王车驾回京。贬至尊:降尊为卑。此心:指内心。乘元:指皇帝。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乂的《郊庙歌辞。武宗太和中献皇帝武宗大礼恭纪》中的第二首。 “亲郊恭纪三十首”是序,说明这首诗是写武宗在太和年间(公元827—835年)郊礼的。 开篇“昭亨门即是天门”,用典,昭享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所建,天门则是天帝之门
【注释】 笾豆:祭品。宁云有司,降观亦自费神思:意思是说祭祀的礼器和陈列在堂上的供品难道是让有关官吏来置办的吗?观赏祭品也是需要花费心思的。 虽然不是供难继,飨帝飨亲全在斯:意思是说,虽然祭祀的礼器和供品不是由官府来置办的,但是要祭祀上天、祖先以及父母等,这些都要在这个祭祀上体现出来。 【赏析】 此诗首句“亲郊恭纪三十首礼部请郊”,表明这是一首祭祀天地诸神,祈求丰年的诗歌,作者是为祭祀而作
肃将元祀进铜人,贬御却珍率百臣。 夙夜惟寅尧舜事,君心宁不与天亲。 诗句解析 1. 肃将:指朝廷或皇帝庄严隆重地进行某项活动。 2. 元祀:指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的大典或大祭。 3. 进铜人:指在祭祀中献上铜制的人形像以祈求神佑。 4. 贬御:指帝王亲自驾临祭祀现场。 5. 却珍率百臣:表示帝王拒绝所有珍宝和群臣随行,以示节俭。 6. 夙夜:形容日夜不停。 7. 惟寅:意为只愿如此
【注释】 金镛:用金制作的钟。玉罄:用玉制的磬。媲箫韶:比喻音乐声优美动听,和《韶》乐的音韵相匹敌。九奏:指古代帝王郊祀天地时举行的九次迎神之曲。汉霄:指天上的云霄。洛邑凤来鸣:指凤凰从洛邑飞到京城。帝德:皇帝的恩德。干羽:古代的一种舞,象征周文王的德政。三苗:古族名,传说在夏禹时代曾反叛,后被禹所灭。 【赏析】 这首诗写明皇皇帝亲郊礼乐盛典。诗中以“金镛玉磬媲箫韶”为第一句
【注释】 ①斋居:指斋戒居住。②晓钟:指清晨的钟声。③明星朗朗:指星星明亮。④日曈昽:指太阳明亮。 【赏析】 《礼记·郊特牲》说:“天子大采,亲耕于南郊,以共皇天帝、社稷先祖。”此诗就是记录了这一历史事件。首联写皇帝亲自参加郊祀典礼。“夜半斋居听晓钟,明星朗朗日曈昽”是说在斋戒居住中,听到晨钟暮鼓的报时声,看到初升的红日,说明已到举行郊祀典礼的时间。“甫乘玉辂违金阙
【注释】 亲郊:皇帝亲自祭祀天地。礼部请郊:唐礼部尚书请皇帝亲自到南郊祭天。交天昧爽出金门:黎明时分从金门出发,前往郊外。格庙:指在郊外的祭坛上祭祀天地,称“格庙”,亦称“郊坛”。 格帝阍(kūn):即“格”字义,意为到帝王宫门去。 乞灵:祈求神灵保佑。多拥护:受到众多人的拥护。此身原是帝王孙:自己本来就是帝王的孙子。 【赏析】 《郊庙歌辞。明皇帝祀圜丘乐章
【注释】 ①已敕:已经下令。风师、帝畿:都是指京都的别称。千金:指皇帝,皇帝是“金”的代表。饰:装饰。龙旗:皇帝出行所乘的车用彩绘成龙形的旗帜。②猛士:勇猛之士,指卫护皇帝的人。搴(qiān):拔取,夺取。住:停。③双龙:这里指龙旗上的两条龙,在古代传说中,龙是吉祥之物,所以皇帝出行时,龙旗上的两条龙被认为有镇守国家的作用。④赏析:这首诗描写的是皇帝亲自到郊外祭祀天地、祖先的盛况
【注释】 风清六道净车前:风清,指天地间清朗的风。风清六道,指风清气爽,天清地明。车前,指车前草。 天语飞传解闭廛:天语,天帝之旨。廛(chán),市井、街巷。 四海为家真此日:四海为家,比喻帝王统治天下,四方归附。此日,指今日。 闾阎稽首见青天:闾阎,里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皇帝亲郊礼成后所作的一首纪实诗。首联写皇帝亲郊礼成后天地间的祥和景象。颔联写皇帝的恩泽普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