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位居中从在旁,高皇原是配天皇。
圣明自与神明合,典故何须问太常。
【注释】
- 正位居中从在旁:皇帝居中,百官陪侍。
- 高皇原是配天皇:指唐高祖李渊曾自称是天皇氏的后裔。
- 圣明自与神明合;典故何须问太常:皇帝圣明,自有天意,无须多问。
【赏析】
本诗为礼部请郊时所作,作者通过赞美皇帝的圣明,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首句“正位居中从在旁”,描绘了皇帝居中而立,百官陪侍的场景。这里的“正位”指的是皇帝的位置,“中”表示居中,“从在旁”则表明百官都在皇帝的左右。这句话描绘了皇帝的尊贵地位和威严形象。
第二句“高皇原是配天皇”,是对皇帝身份的一种解释。这里的“高皇”指的是唐高祖李渊,他曾自称是天皇氏的后裔。这句话暗示着皇帝的血统高贵,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第三句“圣明自与神明合”,是对皇帝圣明的赞美。这里的“圣明”指的是皇帝的智慧和品德,而“神明合”则形容皇帝与天地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皇帝圣明的敬佩之情。
第四句“典故何须问太常”,则是对朝廷礼仪的不屑。这里的“典故”指的是古代的礼仪制度,而“太常”指的是负责制定和执行这些礼仪的部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繁琐礼仪的不满,认为皇帝的德行足以取代这些繁琐的礼仪。
整首诗通过对皇帝身份和德行的赞美,以及对朝廷礼仪的不屑,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皇帝权威的尊重和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