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熙春
诗句释义 1 寂寞开三径 - 描述吴生(或作者)独自在庭院中开辟出三个小路,显得非常孤独和宁静。 2. 邯江到海涯 - 邯郸的江水流至海边,形容江水的广阔与深远。 3. 杏坛培奕叶 - 杏坛是古代学者讲学的场所,此处比喻吴生学识渊博,代代相传。 4. 梧砌长繁枝 - 梧桐树生长得茂盛,枝叶繁复,比喻吴生的才华或成就不断壮大。 5. 潦倒㜞黄发 - 潦倒表示贫穷或不得意,黄发则代表年老
韶石谢公祖以三台荐晋宪长仍镇潮州七月廿一夜梦赋五言近体志喜 【注释】:韶,指韶州。谢公,指南朝宋谢晦。三台,指《尚书·舜典》中说的“登于三公,虎贲执戈”,后因以三台为大臣的代称。晋宪长,即谢晦。仍,再次。潮州,指今广东潮汕地区。梦赋五言近体志喜,指诗人在梦中创作了一首五言绝句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赏析】:此诗作于诗人再次被朝廷任命为潮州刺史之后
送黄文学归将乐兼怀尊人天池 叔度遥千里,神驹特问奇。 昔称骑竹者,今访杖藜谁。 畏垒㜞非据,并州慰所思。 玉华翘首处,何以泛天池。 注释: 1. 叔度遥千里:叔度,这里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亲戚。遥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2. 神驹特问奇:神驹,指传说中的神马名骥。特问奇,表示非常稀奇和独特。 3. 昔称骑竹者:昔,古时候。称,称赞。骑竹者,传说中骑着竹子飞上天的人。 4. 今访杖藜谁:今,现在。杖藜
诗句原文 古谓人心险,有如面不同。 岂知园困性,宁与世情通。 面匪随时白,心惟一窍红。 君家上苑种,贲我鹿门中。 译文注释 古人认为人心是复杂的,就像人的面貌各不相同一样。 但你知道吗?其实人都有局限性,无法完全理解外界世界。 人的面色并非时刻都是白色的,内心却总是红色的。 你家在上苑种植的人面果,真是太好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人面果”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人心的复杂性和人性的思考
【译文】 大雨连绵,山道难行,泥泞中我疲惫的游子, 山中迷路,心中惊疑不定,恍如在陡峻的山路中, 惶恐不安,如同站在滩头水深浪急之处。 怀念着朝廷,心中的郁闷郁结, 但如今仕途不顺,志向难以实现。 我呼唤童仆寻找曾经的宿处,沽酒痛饮于东楼。 【注释】 茶陵:今湖南茶陵县。 苦雨:久雨。 积雨山迷路:山道被雨所阻,迷失了道路。 冲泥客倦游:形容旅途劳顿,步履艰难。 犹:仍然,还。坂折:山石崩塌。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喜镛耆周左桥九十,忆昔经营日,五更翼圣棂。灵光今弥耀,人瑞独修龄。矍铄鸠为杖,孙曾鲤在庭。八千方九十,犹诵壁中经。 注释: - 喜镛耆周左桥:指喜镛年事已高,已经九十岁。耆周左桥,是说喜镛年迈,如同左桥一般,年纪大。 - 忆昔经营日,五更翼圣棂:回忆起过去的岁月,那时还在辛勤工作,直到五更时分才起床,为了向圣人学习。 - 灵光今弥耀:现在灵光更加明亮了
【注释】吉水:今属江西,有吉州。负郭:城郊。一醉解千愁:指在吉州游玩得心旷神怡,忧愁烦闷全消。拥膝:同“拥衾”,即抱着被子。形骸合:形体与世俗的尘垢相混同。论心臭味投:以心相交,志趣相同。梦兮山北斗,觉矣日东头:梦中如登高山北斗,醒来时已是东方破晓。为忆当年兴,续诗纪旧游:回想当年游山玩水的兴致,现在写诗来记载这次旧地重游。【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吉州(今江西吉安)游寺塔后,和友人谢德进
诗句释义 1 诏起量移:“诏”在这里意味着皇帝的命令或者诏书,“起量移”意味着调动官职或职位。整句的意思是皇帝下达了调动的命令,要求诗人调动到其他地方任职。 2. 岭海双蓬鬓:“岭海”通常指代广东、广西一带的山岭和海边地区,是古代文人常用的地理意象,用以表达远离故乡的愁绪。“双蓬鬓”形容诗人的头发像两棵蓬草一样,随着岁月的增长而变白,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年纪渐长,白发增多。 3. 风尘一逐臣
【注释】 畏人:害怕别人。小筑:小小的居所。三径:指庭院小路,旧时用作隐士居处的代称。石开:石砌的门槛。星河:银河。双旌:指旗杆。蹉跎:虚度年华。相将:一起。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隐士的生活,表现了他的闲适和淡泊,同时也抒发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之情。首句“畏人成小筑”,诗人以隐者的身份,写出自己的生活环境,即在庭院小路旁建造了一个小小的居处,这既是对现实的写照,也是对自我身份的一种肯定
送景修之博兴二首 其二东海此为邻,慈航问晓津。 妖氛犹炽烈,馈饷倍艰辛。 应宿星车速,行春露冕新。 圣明今综核,慎勿厌清贫。 注释: - 东海此为邻:这里指的是与东海相邻的博兴县。 - 慈航问晓津:指观音菩萨如同慈母般询问着清晨的渡口。 - 妖氛犹炽烈:形容那里的妖气仍然非常炽烈。 - 馈饷倍艰辛:指送来的食物和供应品更加艰苦。 - 应宿星车速:应该像星星般快速移动。 - 行春露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