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熙春
注释: - 三月初诣祖父母父母各墓所:三月初,即农历三月初一。诣:到……去。祖父母、父母:指自己的父母亲。各墓所:各父母的坟墓所在地。 - 犬眠夜静即牛眠,笼里金鸡眼上悬:“犬眠”句,用犬、牛的卧息来比喻人的睡眠,这里指在寂静的夜晚,我静静地来到父母的坟墓前祭拜。“笼里金鸡眼上悬”,用笼子里的金鸡眼睛向上挂着来形容自己的孝心未尽,无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 乔木千寻环大母,梧枝百世累曾玄
注释: 三月初诣祖父母父母各墓所 —— 这个月的初一开始,去祖父母的墓碑前祭拜。 先人托体是三台,仰面当潮丸曲来 —— 祖先寄托在三台之上,抬头仰望着潮水环绕的岛屿。 天上丝纶驰魏阙,山中草木属春台 —— 天上的丝线织成云彩,驱车奔驰于京城;山中的花草树木都归附于春天的大地。 宣扬甫解黄金结,字句争传碧玉堆 —— 刚刚解开了黄金编织的结扣,字句之间就争相流传起来,仿佛碧玉堆积如山。
【注释】 1. 入里门:指进入家族的门庭。志喜:表示高兴。因示儿孙:因此告知子孙。四首:四句诗。 2. 老我:年纪老了。迂谈:迂腐的谈论,不切合实际。不诡(guǐ)随:不随波逐流,与世无争。 3. 儿孙:儿女和子侄辈的人。珍重:珍惜、重视。好相期:相互期望。 4. 承恩:接受恩典或福分。奕世:连续几代。称奇遇:被认为是难得的机缘。 5. 种德:种下德行之树。合门:全家。答盛时:回应时代。 6.
小舟泊先陇前 频年不到先人陇,此夕扁舟泊水涯。 听得蛙鸣成部曲,梦来鸡报恍朝仪。 白云深锁千年域,紫诰重光五色丝。 明日宣扬皆主赐,松楸雨露庆休期。 注释: 1. 小舟泊先陇前:小舟停泊在先人的坟前。小舟:代指诗人自己。 2. 频年:连年,多年。不到:未能到达。 3. 此夕:今夜。扁舟泊水涯:小船停靠在岸边。扁舟:小船,泛指船。 4. 听:聆听。蛙鸣成部曲:听到青蛙的叫声如同军队一般整齐划一。
``` 告老驰驱万里程,敢云祖道一时倾。 六传恩来鹓鹭禁,八行书重凤凰城。 寅清自是纶扉路,召对繇来在五更。 1. 诗句解读: - “告老驰驱万里程”:林熙春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在官场上的奔波劳碌,已经走过了万里路程。 - “敢云祖道一时倾”:这里的“祖道”指的是古代官员退休时的一种仪式,而“一时倾”则表示这种仪式的盛大和荣耀。因此,这句话可能意味着自己虽然经历过这样的仪式
注释: 六传恩乘路八千,孤舟犹滞皖城边。 六传指的是六代皇帝的命令或诏令,乘路八千指的是皇帝的诏书有八千里长,孤舟犹滞皖城边是指我的小船仍然停在了皖城的岸边。 夜惊浪斗心为熟,时望风回眼若穿。 夜晚我被海浪拍打着感到有些害怕,时常盼望风能回来给我带来安全。 忽值桑蓬增发变,幸逢犬马正身痊。 忽然间看到桑树上的叶子增加了,幸好我的身体已经恢复健康了。 彼苍愿假推移力,敢谓生平欲济川。
【注释】 入里门:进入家门。志喜:以诗表示庆贺。因示儿孙四首:这是写给儿子和孙子的四首诗。 禀质醇痹不可期(禀质:天性;醇:纯厚;痹:病,这里指体质弱劣;期:期望)。 孝弟(悌)繇来(从来、自古以来):孝顺兄弟是自古以来就应当做的(事)。尧舜:传说中上古时期的两位圣王名,这里代指古代圣明君主。 琢磨:雕琢,雕刻;幼冲:年少无知。时:时机。 菲食恶衣(粗疏的饮食,破烂的衣服):简朴的生活条件
这首诗的作者为南宋诗人刘克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城隅小斋(城角的小屋子) 数椽小筑傍城隈,城外长江万里来。 云里凤皇呈五色,日边山斗映三台。 图书数卷连床积,梅桂几株拂槛开。 兀坐不禁忧国虑,呼童且酌掌中杯。 译文: 城角的小屋子 数间简陋的小屋紧挨着城墙,城外是蜿蜒千里的长江。 凤凰在云中展翅呈五色,太阳照耀下的山峦如同三座山峰。 书籍堆积如山,床头书案上堆满了卷轴
小舟成泛江 天地茫茫欲问津,愧予犹匪济川人。 幸从累牍酬归兴,敢谓扁舟远俗尘。 江静不须劳击楫,风清自是稳垂纶。 昔年楼橹犹惊梦,此日中流自在身。 注释: 1. 小舟成泛江:小船成了我唯一的渡口。 2. 天地茫茫欲问津:广阔的天地间,似乎没有可以询问渡口的地方。 3. 愧予犹匪济川人:惭愧的是,我还是一个无法渡过河流的人。 4. 幸从累牍酬归兴:幸运地从书信中得到了回家的兴致。 5.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节日景象和个人情感的诗篇,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 驰驱入里甫初冬:诗人在初冬时节,驱车进入村庄。这里“驰驱”表示快速行走或行驶,“里甫”指村落或乡村,“初冬”则指的是冬季刚开始的时候。 - 岁满一尊三径松:岁月已满一年,家中摆放着三株松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坚韧。 - 归客昔年为逐客: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生活,曾经因为政治原因被驱逐出故乡,现在回到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