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熙春
寿张惺初 四十馀年已续貂,相看华发老渔樵。弟兄弓挂虽逾月,次第筵开只数朝。斗向秋中杓正转,月当朏后景偏矫。玉釭酒养千年柏,焉问步兵酒更饶。 诗句释义 - “四十馀年已续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经历的岁月的回顾和感慨,意味着自己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生活或工作,仿佛像续貂一样,虽然尾巴被接上,但整体形象并不完整。 - “相看华发老渔樵”:这里的“相看”可能指的是与友人或家人之间的相互注视
【诗句】 久擅天台仙吏名,宁从推毂祇专城。 黔南烽炽思龚遂,阙北恩疏待士行。 指顾山河劳借箸,亿千貔虎赖提衡。 愿君努力宽宵旰,旦暮除凶奏凯平。 【译文】 长久占据天台仙境的仙吏之名,难道只能从推荐和提拔中才能实现吗? 黔南地区战火纷飞,想到龚遂那样的贤人,希望他能去平定叛乱; 朝廷北面边关急需人才,期待你们能够像提衡那样,为国家选拔出优秀的人才。 希望你在治理国家时能尽心尽力
送如愚上人归五子山 山开五子儗芙蓉,持钵南游三径松。贝叶声闻堪伏虎,莲花光现可降龙。汉仙一脉飞来锡,渔父多心叹转篷。五子曾能绳五祖,归从何处问真宗。 注释: 1. “山开五子”:五子峰的山势如同展开的芙蓉花一般美丽。 2. “持钵南游”:形容和尚带着饭钵向南游历,修行佛法。 3. “贝叶声闻”:贝叶是佛教中用来记录经文的叶子,声闻是指听到佛经而有所觉悟的人。 4. “降龙伏虎”
这首诗是作者在接到友人寄来的诗作后,奉和所作的。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友谊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之情。 “贱辰何匪莪寄诗次韵奉谢”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在这个平凡的时刻收到你的来信,并附带着你寄来的诗作,我深感荣幸,因此奉和一首,以表达我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揭阳焉望洛阳溪,白发从公两地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生活在揭阳,而你也生活在洛阳,我们相隔两地,但我们的心却始终紧紧相连
【注释】 1. 海上光芒羡湛卢:海上光芒,即海光。湛卢,传说中的宝剑名。比喻杨明府的才能如宝剑一样锋利。 2. 循声远播达皇都:循声,指追随声望传播。达,通达、到达。皇都,京城长安。 3. 一腔似水悬冰鉴:一腔,指心志。似水悬冰鉴,比喻内心清澈如镜,纯洁无暇。 4. 两袖拂云拥玉壶:两袖,指袖子。拂云,形容衣袖飘逸,如云彩般飘动。拥玉壶,比喻胸怀坦荡。 5. 花树有年曾集雉:花树,泛指树木。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然后结合注释和赏析进行分析作答。“瓦陈红荔与青梅”,瓦上陈列着鲜红的荔枝和青青的梅子;“故俗于今若浪推”,从前风俗到现在却像是被浪花冲刷得荡然无存了;“法酝必从吴浙至”,“法酝”指的是法酒,“吴浙”指的是浙江一带,“法酝”一定出自浙江一带
【注释】 绣衣奉使:穿着锦绣衣裳的使者。 戏莱衣:戏弄那身官服。莱衣:汉制,三公及诸侯王之服。 万里趋朝:不远万里去朝廷拜见君主。 西江:指四川一带。 老父:指李白。李白在唐玄宗天宝末年因权奸李林甫谗毁而被赐金放还。 秋来明月映旌旗:指李白在长安时,每当月夜,常与友人赏月、饮酒、赋诗。这里用“明月”暗指李白。 堂中鹤发:指李白头发已白,喻指自己年老多病。 龙颜咫尺依:指皇帝近在咫尺。龙颜
【解析】 本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乙丑元日》一诗。这首诗以“元日”为题,写自己年年在这一天都要到天门去叩拜,今年却不能了,只能率领子孙们朝拜北斗星,向东方祈求吉祥。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美好祝愿及对时局的深深忧虑。 首联:频年元日叩天门,此日无繇达至尊。 频年:连年,多年;达:通达,到达。意思是连续多年在这一天去天门叩拜,但今年却不能再到了。 颔联:祇率儿孙朝北斗,更倾葵藿向东暄。
【诗句解读】 1. 三月初诣祖父母父母各墓所:这句描述了诗人在春季的一个清晨,前往自己的祖父母的墓地进行祭拜的场景。 2. 金龟山下俨蓬莱:这里的“金龟”可能是指墓地的形状,如同乌龟一般,而“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山,这里用来形容墓地的神圣和庄严。 3. 大父封茔结紫苔:“大父”指的是父亲的曾祖父或祖父,“封茔”意为墓地被封起来,“紫苔”是一种生长在墓地上的颜色较深的草,象征着墓地的古老和庄重。 4
注释: 三月初诣祖父母父母各墓所 —— 这个月的初一开始,去祖父母的墓碑前祭拜。 先人托体是三台,仰面当潮丸曲来 —— 祖先寄托在三台之上,抬头仰望着潮水环绕的岛屿。 天上丝纶驰魏阙,山中草木属春台 —— 天上的丝线织成云彩,驱车奔驰于京城;山中的花草树木都归附于春天的大地。 宣扬甫解黄金结,字句争传碧玉堆 —— 刚刚解开了黄金编织的结扣,字句之间就争相流传起来,仿佛碧玉堆积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