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熙春
【注释】 (1)萧别驾:即萧子良,南齐诗人。广陵:今江苏扬州市。 (2)滞瘴乡:指岭南瘴气盛行的地方。 (3)刺史:指南齐的萧子良,曾任广陵太守。 (4)仙郎:指萧子良。曳(yè)裾行:拖着长衣在街头漫步。 (5)梁园:指南朝梁武帝的园林,又称梁苑。征橡:采桑养蚕。徵(zhēn),同“甄”。相看失憩(wéi):相互看着都感到失望。憩(xī),休息。 (6)清□(qì):清凉的风。拂袖
注释: 1 "一年一度中秋月,两度中秋两度明。" - 这句话表达了中秋节每年都有,而且每年都能看到明亮的月亮。 2. "绮席露生珠树湿,银河倒影玉帘清。" - 描述了宴会上的装饰物因为露水而显得晶莹剔透,同时银河的倒影也清晰地映照在玉制的帘幕上。 3. "昔瞻五色重轮晓,今觉浮光满宙横。" - 回忆了过去看到五色的日出(即朝阳),而现在感觉到月光如波般铺满了宇宙。 4. "好景况逢过众妙
【注释】 ⑴甲第:指高官显贵的宅第。⑵君家玉树:喻指你门第高、出身好,犹如大树一样直挺挺。⑶孺心:童心。⑷侠骨:指豪迈刚毅的性格。⑸燕贻:以燕子来传书,比喻书信往来。⑹三阳:指日、月、星,也泛指春光明媚之景象。⑺丝纶:皇帝的诏书。⑻丰镐:指汉文帝时的长安,后用以泛指京城。⑼未可量:不可估量。⑽韩江:指韩愈的故乡,今属江西,当时是唐宪宗所辖之地。⑾凤翥:凤凰飞翔的样子。⑿憩:休息。⒀丝纶
诗一开篇,诗人林熙春以“忆昔操刀领上游”起兴,描绘了自己曾经的辉煌与荣耀。这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经历的回忆,同时也隐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事的怀念。紧接着,“百年虚度几春秋”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叹和对岁月无情的无奈。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昔日的荣耀与如今的寂寥,强烈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悲凉。 在“幸从玉简依云住,梦到金华泛月游”中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此题属于综合考查,既涉及诗歌的内容,也包括诗歌的写法。关键是读懂原诗内容,根据题目要求圈出关键语句作答。“怀黎丽阳谏议因季弟司理却寄以识遐思”是第一联,诗人在写自己与黎丽阳的关系,表达了对黎丽阳的思念之情。“昔年趍步直承明,此日稀闻玉佩声”是第二联,诗人回忆起过去
【注释】 侄圻之南雍:侄圻,字子圻,唐代诗人。南雍,即国子监,是古代的最高学府。这首诗是作者勉励侄子侄圻去国子监读书时写的诗。 索居:指隐居。 庾岭梅花发:指庾岭一带的梅树开花了。庾岭在今江西吉安境内,庾信曾在此任职。 杨州箭竹:扬州有竹园,竹园里的竹子长得很高,像箭一样直,故称为箭竹。 结驷:指乘坐四匹马拉的车。 临桥且就足三馀:意谓坐在江边桥上,饮酒到杯中酒喝完还有剩余。三馀
送司理黎中仑还豫章 明时仙吏最称谁,满座红莲沸口碑。凤峤向来推骏足,燕山忽己妒蛾眉。频年劳瘁真堪涕,五色丝纶慰所思。况复龙光终射斗,无云式谷恋东篱。 林熙春,字志和,别号仰晋,广东海阳人。万历十一年进士,任将乐知县。此诗以送别为题,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归乡的画面。首句“明时仙吏最称谁”,直指在当世最为称道的官吏是谁,表达了对贤能官员的高度赞扬。次句“满座红莲沸口碑”,形容宴会上宾客云集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凤皇台上憩祥鸾,直道翻成按剑看。 - “凤皇台”可能是一个地名或特定的地方,而“祥鸾”通常指代吉祥的鸾鸟,这里可能是指凤凰或者象征吉祥的鸾鸟。“憩”是休息、停留的意思,“按剑看”则表达了一种警惕和审视的态度,可能是比喻在关键时刻的决断或行动。整句可能在描述一个重要时刻或决定,暗示着一种庄重和审慎的态度。 2. 报主有缘才驻足,对人无处可披肝。 -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必须仔细阅读诗作,逐字逐句地分析。本题要求赏析诗句,首先明确“赏析”的角度是“意境”“手法”,然后抓住关键诗句进行赏析。“壬子除夕同叔弟守先墓”,意思是:壬子年除夕时与兄弟一同守在先人的灵前祭奠。从“昨年除夕椿犹茂”“今岁今宵独怆心”可以看出诗人对先人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有深深的哀思也有对亲情的怀念。“兄弟莫缘留去腊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首联交代了送客的背景,颔联写饶、堪二人的仕途经历,颈联写饶、堪二人的归途,尾联写饯行之情。 【答案】 译文:饶公和堪公二十年南游访寻十洲,半肩剑履遍瀛州,世族推高第,直为亲茔下一筹,云锁丝纶腾白鹤,江环风木卧青牛,渭城何计迟桥梓,绿蚁尊前水驿舟。注释:廿载南游访十洲:二十年之久的南方游历寻访十个岛屿。半肩剑履:形容饶公和堪公的官职。瀛州:瀛洲即今之河北省秦皇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