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元晋
晚爱幽堂入径斜,开云种玉祇三家。 每从过续看流水,也放清闲数落花。 芒屦登山夸赤舄,香粳随分饱胡麻。 春来满地参苓长,纵住青门不种瓜。 诗句注释 1. 晚爱幽: 傍晚时分喜爱在幽静之处漫步。 2. 开云种玉: 形容景色美丽,如云开见月,玉露生辉。 3. 三: 数量词,表示多次或三种的意思。 4. 芒屦: 指用草制成的鞋,象征简朴。 5. 登: 登山,形容活动。 6. 赤舄: 红色鞋子
诗句解析与赏析: - "柴扉晨启锦霞明" - 柴扉:指的是简陋的门户,用柴草搭建的门。 - 晨启:早晨开启。 - 锦霞明:形容早晨阳光如锦般绚丽。 译文: 清晨,我推开简陋的门,迎接初升的太阳,它的光芒如绚丽的锦缎般明亮。 - "箫鼓千门报曙声" - 箫鼓:古代乐器,这里泛指各种乐器。 - 千门:很多家,形容众多。 - 报曙声:报晓的声音。 译文: 当千家万户开始一天的生活时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春日》的诗句。 1. 春光还喜瘦筇支:这里的“春光”指的是春天的美好景象或气息,“筇支”是竹制的拐杖,这里用来形容杖上春光明媚的景象。整句表达了作者在春天里,手持竹杖行走在充满生机的环境中,心情愉悦。 2. 青帝东来物色熙:这里的“青帝”是古代对春神的称呼,“物色”意为景物、景色,“熙”意为光明、繁荣。整句描述的是春神从东方而来,带来了明媚的景色和生机。 3.
细把蒙庄说与君,南柯千丈岂无勋。 百年沤沬真何恋,万事尘埃且莫分。 诗思独怜潭底影,枕痕谁伴竹根云。 春光满目罗浮杖,何处邻翁可共闻。 注释: - 细把蒙庄说与君:仔细地将《庄子》中的故事讲给你听。 - 南柯千丈岂无勋:南柯一梦(比喻虚幻)之中,难道没有值得骄傲的成就? - 百年沤沬真何恋:一百年的泡沫,真的值得留恋吗? - 万事尘埃且莫分:所有的事情都如同尘土一样微不足道,何必去分辨? -
【注释】 1. 荆扉:指柴门。扃:闭。 2. 身闲:身体闲适,没有事务牵累。 3. 玄玄:玄妙,深奥。 4. 沧波:沧海。 5. 鼓枻(yì):击桨
【注释】 咸池: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东海,据说是日神之所出,也是太阳所从升起的。 晨旭:早晨的阳光。 锦练:形容瀑布水势汹涌澎湃的样子。 黄紬:黄色的绸缎,泛指云霞。 荔浦、赤霄颜:都是地名,在湖南省,因地近江边,所以有“青荔浦”、“赤霄颜”。 扶桑:神话中东方的一棵大树,太阳是从这棵树上出来的,所以后来常用来代指太阳。 【赏析】 此诗为作者游浴日亭时所作。 第一句说
【注释】 茅屋:指作者隐居的草庐。赵中丞:指作者的好友赵明诚,曾任中书舍人。丹壑:深山幽谷。青钱:古代的一种货币。阿堵:古语,“阿”(通“婀”,曲)是女子发髻上饰物,这里借指钱。何曾:即“贺监”,唐代诗人贺知章字。博腯肥:博大丰满。 【译文】 茅屋萧瑟,竹影绕门。千峰万岭,苍翠环抱。我常在幽谷中寻找深奥之境,随着云烟而出;闲时倚着孤松等待归雁。余粮探瓶,足可自乐;金钱到手,羡慕别人飞来
【注释】 拂笺山:指作者的居所。又赋阳和:即《阳和》诗。 归会极:归于天地之终极。人从儆戒颂持盈:人们受到警诫,歌颂太平盛世。 太平有象:指天下太平的景象。超千古:超过千年。 蒿莱腔调:指百姓的生活状况,蒿莱,草野;腔调,音调,比喻民间的歌谣。无更:没有改变。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元日(农历正月初一)诗人在窗下吟咏《阳和》诗的情景。全篇用典较多,但语言自然流畅,意境开阔,格调高远。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尘外逢迎有异人” - 这句话描述了诗人在远离尘世的地方遇见了一位与众不同的人。"尘外"意味着超出了世俗的纷扰,“逢迎”则暗示着某种意外或不期而遇。"异人"指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可能是一个隐士或者高僧等。 2. “披云欹裹白纶巾” - 此句描绘了这位异人在云雾缭绕中的形象,他身穿白色的布巾,这种形象通常与古代的隐士、道士或僧人相关联,象征着他的超脱和清高。 3.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题中的“题惕斋弟并头莲卷”表明了这首诗与惕斋兄弟的并蒂莲有关,从诗题和题目来看,此诗当是写惕斋弟家的并蒂莲。全诗以“并蒂莲”为线索贯穿,先写其花,然后写其人。前四句描绘莲开时的情景,后四句描写莲落时的情态,最后两句则抒发诗人对并蒂莲的美好祝愿。 “清玩重劳问昔栽”,这一句中,“清玩”是指莲叶、莲蓬、莲子等莲花的可食部分,也泛指莲藕和莲蓬。“重劳”指再次劳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