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元晋
谒白沙陈先生祠呈湛太史年伯 陈献章:陈献章(1428年10月29日—1500年5月19日),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白沙里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他提出“心学”学说,认为宇宙间万物的本源是“心”,主张“无欲故静”,“静极生动”。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儒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的代表作有《大学问》、《传习录》等。 译文: 我拜访了白沙陈先生的祠庙
诗句输出:朔风正浩浩,吹送菊丛秋。 译文:寒冷的北风强劲地吹拂着,把菊花从深秋中带走。 注释:朔风:北风,形容天气寒冷。浩浩:强烈,强劲。菊丛:指盛开的菊花丛。 赏析:此句通过强烈的朔风和美丽的菊花,形象地描绘出了深秋时节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 诗句输出:篱短看逾好,霜清坐更幽。 译文:矮小的篱笆看起来反而更好,霜降后更加静谧。 注释:篱短:形容篱笆矮小。逾好:反而更好
【解析】 题熊文学比汉高翔卷 梧桐当舜日,菶菶亦萋萋。 朱鸟文方诞,灵雏羽复齐。 云霄看远举,林薄笑卑栖。 试问渊源自,承家几建溪。 注释: 梧桐树长在舜帝的时代,菶菶草也长得茂盛。 朱鸟文刚出现,灵鸟的小雏羽色也相同了。 你看那鸟儿在高高的天空中飞翔,树林中的小鸟也讥笑那些低飞的。 你问这株小草的根源从何而来?原来是它继承着祖先建溪村的血脉。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借梧桐、菶菶、朱鸟
秋日书怀 安仁徒抚镜,季子岂无金。 阅世真浮梦,乘秋且浩吟。 云连低竹径,鹤舞破松阴。 共打蒲团坐,同论出处心。 注释: - 安仁:指古代文人阮籍,因他常以琴酒自娱,故称“安仁”。 - 季子:泛指贤能之人。 - 阅世真浮梦:意思是经历世事如同梦境般虚幻。 - 乘秋:借指秋天这个时节。 - 云连低竹径:形容云雾缭绕在竹径上空,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鹤舞破松阴:形容鹤在松林中翩翩起舞
注释: 云洞小筑:指在山中建造的茅草房屋。 搀云:形容高耸,如云一般。三径:古时用竹木为界划成“之”字形的道路叫径。这里泛指小路、小道。辟:开辟,开拓。傍:靠近。壑:深沟,山涧。一亭:一座小亭子。自笑:自嘲,自己嘲笑自己的经营浅陋。聊:姑且。从:依从。造次:仓猝,急迫。裁:裁剪,引申为修饰、整顿的意思。移梅香带雪:把梅花移到雪地里。帖石绿留苔:把石头贴上青苔。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此诗为诗人谒祠陈先生所作。“晴霞栖四壁”,“晴霞”“四壁”,写祠内景色。陈白沙祠在广东东莞,故称陈先生。白沙,指陈白沙(名献章)
嘉莲呈瑞 二仲堪谈宋,双姬谩拟乔。 由来君子重,羞逐丽容销。 色萃三峰秀,香传太液迢。 相看两不语,犹恐涉尘嚣。 注释: 1. 二仲:指两位贤者或两位才华横溢的人。 2. 双姬:指两位美丽的女子。 3. 由来:自古以来。 4. 羞逐:因为羞于被追赶而感到羞耻。 5. 丽容:美丽的面容。 6. 色萃:颜色聚集。 7. 三峰:这里指的是山峦。 8. 太液:古代皇家的池沼。 9. 相看两不语
戴来鹤再度索诗寿之 老态藤蓑健,诗情岛屿巍。 休休聊复尔,扰扰欲何为。 名器双芒屦,生涯一酒杯。 忽怜春事晚,搔首百花堆。 赏析: 此诗为酬和之作,应是友人的请求而作,诗人对友人的生活状态、精神世界以及诗歌创作等都给予了关注和评价,表达了深厚的友情。 1. 第一句“老态藤蓑健” - 注释:“老态”指年岁增长带来的体态变化;"藤蓑"指用藤条编织的蓑衣,通常用于防暑;“健”表示强健
嘉莲呈瑞 这首诗是赞美荷花的佳作,描绘了荷花的美丽和坚韧。全诗共八句,每句都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下面是逐句解释: - 第一句"偎红还倚白,并蕊却丫开":描绘了荷花在阳光和影子中的形态。红色象征热情和活力,白色代表纯洁和高雅。荷花依偎在红色的背景中,又与白色的花瓣相映衬,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荷花的花蕊紧紧相连,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形状,仿佛是在向人们展示它的美丽和坚韧。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品读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意境,在此基础上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庭竹抟宵露,泠然濯我居”意思是:“庭院中的竹子在夜里被露水打湿了,清凉地洗涤着我的居室”。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夜宿庭中,看到庭中竹叶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清冷而明亮。这两句诗以竹喻人,写景抒情,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