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元晋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此题属于综合考核诗句内容和手法的题目,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诗歌的意象及表达的情感,然后分析所用到的艺术手法,最后结合语境作具体分析。 (1)“客有题小洞壁间诗者词绮而未尽地主之意因赓和足之”:客人在小洞壁上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看到后十分喜欢便用同韵写下了这首诗。 译文:我有一个朋友,他住在小洞里,他的墙上写着一首诗。那诗的开头是“野亭闲徙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品读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意境,在此基础上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庭竹抟宵露,泠然濯我居”意思是:“庭院中的竹子在夜里被露水打湿了,清凉地洗涤着我的居室”。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夜宿庭中,看到庭中竹叶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清冷而明亮。这两句诗以竹喻人,写景抒情,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秋日奉怀 忧时吟抱膝,面壁叹离居。 未遂源源见,徒频咄咄书。 露泠众色澹,月湛永怀虚。 此意陶潜会,无劳赋相如。 注释: 1. 秋日奉怀:在秋天的时候,怀念过去的事情。 2. 忧时吟抱膝:忧虑国事而吟咏,抱着膝盖思考。 3. 面壁叹离居:面对墙壁叹息,因为离别而感到孤独。 4. 未遂:未能实现。 5. 源源见:连续不断地出现。 6. 徒:白白地,徒劳无功。 7. 月湛永怀虚:月亮明亮清澈
谒白沙陈先生祠呈湛太史年伯 瞻拜清祠下,羹墙感岁过。 堂虚光揭日,阶近绿沉莎。 学启求心约,经妨剩语多。 兴言归路晚,樵径斗新歌。 【注释】 谒:拜见。 谒白沙陈先生祠:拜访白沙陈先生的祠堂。 湛太史:指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明代思想家,学者、教育家。 陈先生:指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号白沙,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心学”创始人。 羹(gēng)
【注释】 何处能忘客,云闲竹径低。——何处能忘记我这个客人呢?在闲静的云天中,竹林小径显得格外幽深低矮。 定盟须颖脱,逋害借鸡啼。——要实现我们的盟约,必须让那些不守信用的家伙落空其狡诈的伎俩;我们得借助鸡鸣声来对付他们。 野洞柴门僻,江山雪艇迷。——野外的小洞口,柴门很偏僻;茫茫江面上,大雪覆盖下的船只迷失了方向。 折梅思陇上,春色满南溪。——折一枝梅花寄托我对你的思念
戴来鹤再度索诗寿之 北阙梦魂稀,商山旧有期。 芝茎闲作饵,芋叶细题诗。 岁月消残局,蔘苓荐寿卮。 野亭春睡足,扶鹤啸仙墀。 注释:北阙,指京城长安城北的宫门。商山,即秦代隐士东园公隐居之地,在今河南商县。参苓,两种中药材名。这句意思是,岁月消磨了往日的纷争,人参茯苓作为寿酒敬献给你。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的祝福之作。他以“北阙梦魂稀”起兴,表示自己虽身居高位,但心中却像梦境一样空虚
古柏参天 赏析: 1. 诗词原文: 卜筑傍林峦,尘清境自宽。 百年闲里乐,万事静中看。 月上琴三弄,客来棋一盘。 梅岩这样否,宜隐亦宜官。 2. 逐句翻译: - 卜筑傍林峦,尘清境自宽。 选择靠近树林的地方建房,远离尘嚣,环境显得格外宁静。 - 百年闲里乐,万事静中看。 在闲暇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将世间万物置于内心的平静之中观察。 - 月上琴三弄,客来棋一盘。 月亮高悬时弹琴三次
【注释】: 清远峡:今广东连县北有清远山,有清远江,在连州境内。峡:峡谷。思斋弟韵:即张思斋的诗韵。漫述:随意叙述。 【译文】: 清溪上的小舟上,客心谁人能同我共。 渔人横吹笛声,烟雾缭绕的浦上; 僧人敲响钟声,山峰隐入薄暮之中。 白发缘由秋天短,颜面因酒而泛红。 六年来乡国情思,书信往来却难通。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任福建建宁府同知期间。诗人在建阳居住,与弟弟张思斋经常通信
【注释】 清远峡:指长江三峡之一,即瞿塘峡。思斋弟:即王思斋(1640-1700),字仲达,号思斋。 漫述:闲谈。 桑梓:故乡。 六年别:离开故乡六年。 萍踪:像浮萍一样无定的踪迹。 清无忠献鹤:清廉如鹤,没有奸邪之心。 贫有晏平裘:贫穷时穿着简陋之衣。 供世囊甘薄:为世人提供一些粗茶淡饭。 为官食耻浮:当官的时候以不贪污为荣。 驰五马:指骑着骏马奔驰。 朽索未曾收:腐朽的绳索没有被收起来
【诗句释义】 1. 何处能忘诗,删后无真乐。 - “何处能忘诗”:表示诗歌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无法忘记。 - “删后无真乐”:意味着当诗人删除了那些真正的快乐,剩下的只有虚假的快乐。 2. 坝水雪逢春,逋山梅映鹤。 - “坝水雪逢春”:描述了冬天里坝上的雪花遇到春天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 “逋山梅映鹤”:指的是逋山上的梅花与白鹤相映成趣,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