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溪上舫,客意可谁同。
渔笛横烟浦,僧钟隐暮峰。
发岂缘秋短,颜因傍酒红。
六年乡国念,书札若为通。
【注释】:
清远峡:今广东连县北有清远山,有清远江,在连州境内。峡:峡谷。思斋弟韵:即张思斋的诗韵。漫述:随意叙述。
【译文】:
清溪上的小舟上,客心谁人能同我共。
渔人横吹笛声,烟雾缭绕的浦上;
僧人敲响钟声,山峰隐入薄暮之中。
白发缘由秋天短,颜面因酒而泛红。
六年来乡国情思,书信往来却难通。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任福建建宁府同知期间。诗人在建阳居住,与弟弟张思斋经常通信。此诗是作者为思念家乡而作的一首抒怀诗,全诗以“思”字为中心,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首联:“清溪溪上舫,客意可谁同。”这两句是说:在清溪边上的小船上,我的游子心情只有自己能理解吗?诗人以“客”指自己,表达了一种孤独寂寞之感。
颔联:“渔笛横烟浦,僧钟隐暮峰。”这两句是说:渔民吹着横笛声,远远地传向烟雾笼罩的江边;僧人敲击钟声,隐隐约约地飘入暮霭中的山中。通过描绘渔民、僧人的形象和声音,渲染出一种空寂、悠远的意境。
颈联:“发岂缘秋短,颜因傍酒红。”这两句是说:难道是因为秋天短暂而使我的头发早白吗?因为饮酒过量而使脸色变得通红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易逝的感慨。
尾联:“六年乡国念,书札若为通?”这两句是说:六年来我深深地怀念着家乡,但书信往来却很难通达。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