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能忘琴,郑声乱雅甚。
松涛泻空山,天籁发孤枕。
哑喔听鸟啼,氤氲探梅朕。
舜风蔼七弦,兴剧故难禁。
【注释】
何处能忘琴:哪里能够忘记弹琴。
郑声乱雅甚:郑声,即郑国的古乐,这里指淫靡之音;乱雅甚,扰乱了高雅的音乐。
松涛泻空山:松涛声如泻下一般,从高高的山上流下来。
天籁发孤枕:天籁,自然的声音,这里指松涛的声响。发,发出;孤枕,独坐时的枕头。
哑喔听鸟啼:哑喔,是形容鸟儿鸣叫的声音;听鸟啼,聆听小鸟叫声。
氤氲探梅朕:氤氲,弥漫;探梅朕,探索梅花的美丽。
舜风蔼七弦:舜帝之风,笼罩着琴的七根弦。
兴剧故难禁:兴起的情绪,难以抑制。
【赏析】
此诗为五首和年兄雍都堂所作,诗人通过描绘琴、松、鸟等物象,表达了自己对音乐、自然之美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一、二句写琴音之乱雅,意在表达诗人对郑声之乱雅的不满。三、四句写松涛之泄空山,意在描绘松涛声如泄水般从高山上流下来的景象。五、六句写鸟啼之悦耳,意在赞美小鸟叫声清脆悦耳。七、八句写琴声与自然之声相融合,意在表达诗人对琴声与自然之声相互交融的喜爱之情。九、十句写舜风之蔼琴声,意在表达诗人对舜帝之风笼罩着琴声的美好景象的喜爱。十一、十二句写诗人对兴剧难以抑制的感慨,意在表达诗人对无法抑制的情感的无奈。
整首诗以琴、松、鸟等物象为载体,通过对琴声、自然之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音乐、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郑声之乱雅、鸟啼之悦耳等现象的描述,表达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反思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