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谏臣
诗句释义及分析 1. 送王司业同年北上三绝 其二 - 关键词:王司业(王同知)、同年(同年进士)、北上、三绝(三首诗) - 注释:本句描述的是作者为王同知送行,并表达了对其的关切和期待。 2. 望中秋色满吴乡,君去燕云路渺茫 - 关键词:明月、中秋节、吴乡、燕云、路、渺茫 - 注释:这里描绘了一幅中秋节时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家乡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同时,表达了王同知离开家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江上阻风口占》中的四句。下面是逐句释义: - “东风吹浪拍船头”,描绘了一幅江面波涛汹涌、船身摇摆的画面,生动地表现了江水的力量和船只的动荡。 - “江上寒云系客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思乡而感到的忧愁。这里的“寒云”不仅形容天气寒冷,也象征着诗人心中难以消散的思乡之情。 - “路近家山归未得”,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于家乡的向往以及无法立即归家的无奈
【注释】 日永:太阳长。篆烟:指篆香燃烧后所留下的烟,也泛指香烟。襟袂薄:衣袂被风吹得轻薄了。闲窗:闲静的窗户。来:来访。座久庭花落:因长时间坐着,院中的花儿纷纷落下。 【赏析】 《山窗独坐二绝》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组诗。第一首写自己独居深山,幽居独坐的情景。第二首写自己独坐无聊,闲庭空阶,庭院中花朵凋零。 此组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忧愤心情
【注释】 1.夏日书斋:指在夏天的书房中避暑。 2.苦暑:热得难受。 3.忘冠履:忘记了戴帽子和鞋子,形容天气炎热到极点。 4.消闲:消解烦闷,这里指消解暑气。 5.对弈棋:下棋娱乐。 6.绿阴:浓密的树荫。 7.窗:窗户。 8.纳凉:乘凉,这里指乘凉睡觉。 9.赏析: 这是一首写夏日避暑的书斋诗。前两句是说酷暑难耐,只好脱衣睡觉了;后两句是说在清凉的房间里,正可以酣畅地睡个午觉
【注释】 修竹:高耸挺拔的竹子。柴扉:用木片或树枝编成的门扇。柴门,简陋的木门。晏(yàn):傍晚。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处州的永明县令期间。“独掩柴扉日晏如”,是说自己在世路风波、世事纷争中,独守清静,安然自适,与世无争,不随浮沉,过着淡泊宁静的生活。 首句“修竹千竿满架书”,点明自己居处环境的特点。“雨后”二字,表明时间是在初夏,雨水过后,万物生机盎然。“千竿”形容竹子众多
【注释】 沧浪:水波。江湖:指江河和湖泊。拟:打算。伴:陪伴。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三江口乘船行至岸边时,触景生情,即兴题写的一首诗。首句“万顷沧浪映远空”描绘出一幅壮阔的江山图画。诗人以“沧浪”,代指浩渺的水面;以“万顷”,形容其面积之广,无边无际。第二句“布帆斜挂夕阳红”则形象地刻画了日暮时分,船帆斜挂着的景象。第三句“秋来每动江湖兴”点出了季节特征,同时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注释】徐相国:指唐代著名宰相房玄龄,曾任徐州刺史。过徐相国旧宅有感:路过徐相国的旧居(即徐州刺史的府第)时有所感慨。 【赏析】这首诗以景衬情,抒发了作者对故居的怀念之情。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写徐王府门前冷落,鞍马稀疏;次句写夕阳斜照在古槐树上,显得有些凄凉;第三句描写院中秋风萧瑟、蝉声阵阵,燕子飞来飞去,渲染出了一片荒凉寂寞的气氛;末句写朱门紧闭,帘幕低垂,只有燕雀出入其中。全诗意境凄清
【注释】 暮雪:傍晚的雪花。江天:江河之上的天空。日暮:天色将晚,日落之时。漫漫:纷纷飘落的样子。四野:四周的田野。风生玉宇寒:一阵冷风吹过,天地之间一片寒冷。玉宇:指宫殿。僵卧:僵直躺着。袁安:东汉名臣,为人正直清高,不慕荣利,常卧于床下受冻。 【译文】 黄昏时天空中飘洒着雪花,四周田野里弥漫着阵阵冷风。几个农家柴门边静悄悄,没有一点炊烟袅袅升起。有人在屋里蜷缩着身体,好像袁安一样在忍受寒冬。
【注释】: 江城:即金陵,今南京。 白苎:白色丝织品,古代用作丧服。 仙客:仙人般的客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瀛洲:传说中的海外三神山之一。 平津:汉时地名,在今河北蓟县南,是西汉初年燕国的地方政权。 君侯:古代高级爵位的称号。这里指王司业,即王仲宣。 已倦游:已经厌倦了官场的奔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时所写的诗,表达了对友人北上的关切和劝勉之意。全诗以“仙客赴瀛洲”为题,寓意深远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二月江村见落梅" - 注释:“二月”指的是春季的第二个月,也就是早春时节。这里的“江村”指的是位于江河附近的村庄。春天的梅花是这个季节的典型景象。 - 译文:在早春二月的江边村庄里,我看到了满地散落的梅花。 2. "无端醉卧山窗下" - 注释:“无端”意为无缘无故或突然之间。“醉卧”表示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对梅花的喜爱,也可能是其他)而醉酒后躺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