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行
经易州界 塞北时闻铁马嘶,蓟门霜柳渐凄凄。 天边野烧连烽火,城下寒砧杂鼓鼙。 阴碛草荒狐队出,平原风急雁行低。 尊前不见悲歌客,易水东流何日西?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塞北时闻铁马嘶”:在边塞地区时常可以听到战马奔腾的声音。 2. “蓟门霜柳渐凄凄”:蓟门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的柳树在秋天时更加显得凄凉。 3. “天边野烧连烽火”:在远处的天空中可以看到被点燃的野火
献岁逢春日 凤凰历法开启令节,龙池春色初露朝阳。 辛盘:古代的一种酒器,形状像盘,用来盛放食物,也用来斟酒。 兰碗:古代的一种酒器,形状像碗,用兰花装饰的花纹。 香浮泻玉浆:比喻酒香浓郁,如同玉一般清澈。 弱草引阶新缀绿,娇莺出谷未调簧:形容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草从土中探出头来,鸟儿在山谷间歌唱。 欲歌万寿酬佳序,还祝三农望岁康:想要唱歌庆祝新年,同时也祝愿农民过一个丰收的年头。 译文:
【注释】 返棹:返回船桨。东吴:古指今江苏、浙江一带,泛指南方地区。 风尘:尘土飞扬。湖海:泛指江湖。 黄花:即菊花,这里借指秋天。三秋兴:因菊花盛开而兴起的兴致。 千里思:万里之情。 袁郎:指南朝民歌《莫愁乐》中的女子。江口树:指江边的树木,因有“江头送别”之意。漂母:春秋时人,此处代指为韩信寄食于漂母的传说故事。云深:云雾缭绕。驿边祠,指漂母庙。 夜阑:夜晚将尽。西楼:《楚辞·招魂》
秋夜与子伯话旧 石榻留君坐夜深,萧萧秋意动霜林。 西风隔水谁家笛,明月满庭何处砧。 译文: 石榻上留你坐夜已深,秋天的萧瑟让人动容,仿佛霜打的树林。 西风吹过隔水的人家传来笛声,月光洒在庭院里,不知道是谁家的砧杵声。 灯下我斟了一杯黄菊酒,与你共饮,虽然我们相隔万里,但彼此的心却始终相连。 自从分别后,我时常想起你的忧虑和思念,如今重逢,却惊讶地看到你头上已经长满了白发。 赏析:
【诗句释义】 隐居:选择隐居生活,远离尘世的纷扰。 何必向山林:不需要去追求山林中的隐居生活。 松径行歌散素襟:在松树间小路上行走歌唱,释放自己的心情。 门外苍苔来客少:门外长满了青苔,很少有客人来访。 雨中啼鸟落花深:下雨时鸟儿的鸣叫声和花瓣落下的声音都变得深沉。 谈玄喜就高僧坐:喜欢与僧人探讨玄学的哲理问题。 对酒长呼孺子吟:一边喝酒一边呼唤儿子一起吟诗作对。 身似闲云随所适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依据题目要求确定出考查的考点,然后根据诗歌内容进行逐一分析。本诗首联“荒榛引蔓上山扉,村巷萧条列郡非。”是说荒凉的榛莽引蔓爬上了山门,村落间显得萧疏冷清,整个州郡都失去了生机。颔联“沙苑月寒笳吹动,关城风急羽书飞”是写边远的沙苑,月光下,笳声悠扬,但边关战事紧急
羽帜频经塞上过,惊心时事几风波。此联描绘了在边塞的旗帜被风吹拂的景象,象征着国家的动荡不安,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担忧。空山日落行人少,茅屋秋高野烧多。描述了山中夕阳西下,人迹罕至,而野火在秋天的茅屋里燃烧的情景,展现了荒凉孤寂的自然景象。汉室少年悲贾谊,云中老将忆廉颇。通过回忆汉代名臣贾谊的遭遇和自己对抗敌复国的壮志,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事件的感慨。 一竿欲买扁舟去,税及渔樵可奈何
诗句:春苑春光溢露台,缃帘绮阁水中开。 译文:春天的景色如此美丽,使得露台也沐浴在春光之中。那鲜艳的帷幔和精致的阁楼仿佛在水中盛开。 注释: 1. 春苑:春天的园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 春光: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3. 溢:充满的意思。 4. 露台:指楼台上的平台,常用于观赏风景或举行宴会。 5. 缃帘:淡黄色的帷幔,常用来形容华丽而雅致的环境。 6. 绮阁:华丽的阁楼
访天坛刘羽士 乘春遥访上仙家,萝薜阴阴石径斜。 风静鸣琴俯流水,月明吹笛入桃花。 林中鸡犬无烟火,洞里松筠自岁华。 一别丹元尘路渺,相看回首隔云霞。 注释: 1. 乘春遥访上仙家:春天时节,我远远地拜访那位仙人的居所。 2. 萝薜阴阴石径斜:青藤和薜荔缠绕着石头的小径,显得十分幽静。 3. 风静鸣琴俯流水:微风轻拂,我低头弹奏古琴,其声随风飘入流水之中。 4. 月明吹笛入桃花:月光明亮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五月十五日夜,皇帝驾临南郊祭祀。 祈坛上瑞气氤氲,合殿里松杉绚彩如云。 霓旌环绕着北斗,仙乐悠扬地飘荡在南熏风中。 龙飞玉帛,群灵齐聚;雁列衣冠,万国分宾。 我惭愧不如扬雄,侍立于清道旁,准备把词赋献给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