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行
诗句释义与译文第一句: "与君跃马曲江头,京洛相违二十秋。" - “曲江头”是古代长安的一条著名河流,这里指代京城长安。“跃马”形容诗人骑马时英姿勃发的样子。“相违二十秋”意指从长安到曲江(或其他地方)已经二十年了。 第二句: "北海樽罍花底宴,西园冠盖月中游。" - “北海樽罍”指的是北海地区(可能是指北京附近),而“花底宴”和“月中游”都是形容在美丽的环境下举办的宴会和活动
诗句释义 1 故园东望路迢迢: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东望"指的是面向东方,"路迢迢"则形容道路漫长且遥远。 - 注释: 故园 - 指作者的家乡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 译文: 我向东望去,只见那条回家的路如此漫长和遥远。 2. 关塞浮云回未消: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景象,天空中的云彩似乎在关塞处停留未散。 - 注释: 关塞 - 泛指边疆要塞。 -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理解及分析。解答此题,既要读懂诗歌内容,又要注意运用各种手法进行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第一句“山城夜色满危楼”写登上城楼所看到的景象——夜色中,整个城池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雾气之中;第二句“地设雄关控九州”则写徐州城北有雄关扼守,控制着整个中原大地。这两句为全诗奠定了豪迈的基调。第三、四句写明月随银汉东行,青天倒影黄河之水
【注释】: 莫向尘氛叹路歧,百年心事故人知。——不要因尘世的纷扰而感叹人生路途的坎坷曲折,我一生的心思和志趣,只有知己才能知晓。 感时潘岳馀双鬓,出塞梁鸿赋五噫。——感慨时光流逝,自己已像潘岳那样年老,而像梁鸿那样出塞,却只能赋五噫之诗来抒发心中悲愤。 洲渚月明潮落早,蒹葭霜冷月来迟。——洲渚上月光明亮,潮水退去得早,但芦苇上的霜冻已经结得很厚,月亮出来得晚些。 悲笳近报边声急,乡国东归未可期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具体考查对诗句的赏析,需要熟悉诗词内容,了解诗词背景,把握诗中景物特点和诗人情感,分析运用的艺术手法。题干要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驾出南天门亲睹龙颜作;六龙扶辇自天来,九陌香风净御埃;荷戟驱途皆上将,垂簪护跸尽仙才;佩声远导鸯行乱,旆影徐麾雉尾开;尘世几人霄汉上,自怜亲睹圣颜回。 第一句:驾出南天门亲睹龙颜作。“驾”即指车马,这里指皇帝的车驾
经徐州数千里尽为水患淤塞进舟之难赋此沙涨桓山汶水东,南来舟楫若为通。 丁夫已厌新河苦,野老仍嗟岁计空。 旅枕孤城闻夜柝,褐衣长路叹秋风。 千村遍没人家少,满目川原感慨中。 注释: - 沙涨桓山汶水东:指黄河在流经山东后,泥沙淤积,使河道变浅,水流变得湍急。桓山、汶水都是河流名称。 - 南来舟楫若为通:船只无法通行,因为水流湍急。 - 丁夫已厌新河苦:劳动者(指船夫)已经厌倦了新河的艰苦环境。
长安见雪 积素凝寒透琐闱,乱铺风片转辉辉。 祥占太史春偏早,曲奏仙郎和更稀。 色映瑶台迷鹤舞,光摇银树失花飞。 玉河堤畔人归晚,带得琼珠满客衣。 注释: - 积素凝寒透琐闱:积累的白雪凝聚在寒冷中穿透了门扉。 - 乱铺风片转辉辉:纷纷扬扬的雪花随风飘落,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 祥占太史春偏早:吉祥的征兆预示春天提前到来。 - 曲奏仙郎和更稀:美妙的乐曲演奏者(仙人)和声更加稀少。 -
诗句注释 1 摇落千峰独闭关: 秋天的景色让人感受到孤独和寂静,仿佛所有的山峰都在独自关闭自己的门户。 2. 避名偏觉此身闲: 虽然外界名声的诱惑,但内心觉得这样反而是一种宁静和自在。 3. 交情岁晚思田叔: 在年老的时候,更加怀念田叔这种朋友。 4. 世事年来怨子山: 对世事变迁感到不满,怨恨那些无法改变的事物。 5. 节序渐消杯里物: 随着季节的变化,杯中物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6.
同刘望阳诸丈登济上太白楼 凭借高处来怀古,心怀翩翩意兴高。 今日登上这高楼,想起谪仙心自傲。 遥望蓬莱山浮动紫气,还瞻泰岱山隐现苍烟。 酒星在天上光芒长存,诗句被世人传诵不衰。 笑逐群公呼月饮酒,风流谁复继前贤
【注释】: 拂曙条风应律回——拂曙:拂晓;条:指柳枝。拂晓的微风,吹动着柳枝在天空中轻轻回旋,似乎在歌唱。 欣逢尧日耀三台——尧日:指太阳。三台:星名。这里用来形容太阳光芒普照大地的景象。 流凘欲向金堤出——流凘:流动的水汽。金堤:黄河边上的堤坝。水汽从东方涌来,仿佛要流向黄河边上的堤坝。 淑气先从御苑来——淑气:温和的风。御苑:皇宫园林。这里的“淑气”是指温暖的春风。 青阁椒花呈美颂——青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