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跃马曲江头,京洛相违二十秋。
北海樽罍花底宴,西园冠盖月中游。
甘泉献赋趋三礼,戚里听歌过五侯。
樗栎一麾甘落莫,窜身空自向菟裘。
诗句释义与译文第一句: “与君跃马曲江头,京洛相违二十秋。”
- “曲江头”是古代长安的一条著名河流,这里指代京城长安。“跃马”形容诗人骑马时英姿勃发的样子。“相违二十秋”意指从长安到曲江(或其他地方)已经二十年了。
第二句: “北海樽罍花底宴,西园冠盖月中游。”
- “北海樽罍”指的是北海地区(可能是指北京附近),而“花底宴”和“月中游”都是形容在美丽的环境下举办的宴会和活动。这里的“北海樽罍”可能暗指诗人在北方的生活经历或回忆。
第三句: “甘泉献赋趋三礼,戚里听歌过五侯。”
- “甘泉”是汉代的一个地名,这里是借指汉朝首都长安附近的地区。“三礼”指的是周朝的《周礼》、《仪礼》和《礼记》。“戚里”,这里指皇宫内院,“五侯”指的是西汉时的五位侯爵。这句诗描述的是诗人曾经有机会通过文学才华进入宫廷(甘泉),以及在宫中享受荣华富贵的经历(听歌过五侯)。
第四句: “樗栎一麾甘落莫,窜身空自向菟裘。”
- “樗栎”是一种树木,用来比喻无用之材。“一麾”意为被朝廷任命为一个小官。“落莫”意味着失去地位或不被重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仕途不顺或被贬的经历的回忆。“窜身空自向菟裘”中的“窜身”指的是四处漂泊或流亡,而“菟裘”是古代的一种简陋的居住方式,这里比喻诗人的简朴生活或隐居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四句话描绘了诗人从年轻时的辉煌到晚年的失意,以及他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通过“曲江头”这一地点和“二十秋”的时间跨度,展现了诗人长时间在京洛两地间的奔波与变迁。第二、三句则通过描写在北海举行的宴会和在皇宫内的娱乐活动,反映了诗人曾享有的高位与荣耀。然而,到了末句,诗人用“樗栎一麾”、“落莫”和“窜身”三个词语,表达了自己虽有才华但最终未能得到重用,只能四处流浪的无奈和辛酸。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反思,以及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化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