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棹东吴未有期,风尘湖海尚驱驰。
黄花已负三秋兴,明月空悬千里思。
露冷袁郎江口树,云深漂母驿边祠。
夜阑一曲西楼笛,何处征人怨别离。
【注释】
返棹:返回船桨。东吴:古指今江苏、浙江一带,泛指南方地区。
风尘:尘土飞扬。湖海:泛指江湖。
黄花:即菊花,这里借指秋天。三秋兴:因菊花盛开而兴起的兴致。
千里思:万里之情。
袁郎:指南朝民歌《莫愁乐》中的女子。江口树:指江边的树木,因有“江头送别”之意。漂母:春秋时人,此处代指为韩信寄食于漂母的传说故事。云深:云雾缭绕。驿边祠,指漂母庙。
夜阑:夜晚将尽。西楼:《楚辞·招魂》:“华灯象盖,流苏得得,张终夕之广筵,陈琳弹瑟兮。”后用“西楼”代指酒宴之地。
征人怨别离:指思念远方之人的离别之苦。
【赏析】
此诗首句点明题目中的“客”,是作者在淮上(扬州附近)作客,怀念友人朱箴,但未说明是何时作客及作客的原因。中间六句是诗人对朱箴的怀念和劝慰。前四句写诗人自己作客的情况,后两句写对朱箴的思念和希望他能早日归来。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深厚。
这首诗的开头,“返棹东吴未有期,风尘湖海尚驱驰”,写诗人作客淮上,未能如约归家的心情。“东吴”,泛指今长江以南地区,即诗人的家乡。诗人因公务在东吴作客,不能按时回家,因此没有定下回家的时间。“无期”,表示时间难以预计。“湖海”,形容旅途遥远,风尘满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作客的艰辛和思乡的迫切心情。
“黄花已负三秋兴,明月空悬千里思。”诗人以“黄花”象征秋天,因为菊花是秋天开放的花卉,所以这里用“黄花”来代表秋天。“黄花已负”指的是因秋风而引发的离愁别绪。“三秋兴”,指的是诗人因秋风而产生的忧愁情绪。“明月空悬”则是指月亮高悬空中,寄托着诗人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牵挂和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露冷袁郎江口树,云深漂母驿边祠”,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这里的“袁郎”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范蠡,因为他曾经在江边隐居过,所以用他来比喻眼前的景物;“江口树”则是指江边的树木。“云深漂母驿边祠”中的“漂母”指的是汉代开国功臣韩信的母亲,她曾为韩信寄食于漂母家中。这句诗中的“云深”指的是云雾缭绕,暗指韩信当年寄食于漂母家中的情景。诗人用这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夜阑一曲西楼笛,何处征人怨别离”,诗人用“西楼笛”来象征酒宴之地,暗示了诗人与朱箴的离别之痛。这里的“西楼笛”既是指饮酒之地,也象征着离别的时刻。“征人”则是指远行在外的人,也就是诗人的好友朱箴。“怨别离”则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离别的不舍和哀伤之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朱箴的深深思念和对其离别之痛的同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厚,通过描写自己的作客经历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分离的痛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