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行
【注释】: 刘生:即《木兰辞》所写木兰。 身居燕赵北,鞍马是平生:身在燕地和赵地的北部地区,经常骑着马。 射猎秋常出,防胡夜独行:秋天打猎的时候常常出去,晚上独自出行以防备边患。 弓弯新月影,剑拂早霜明:弓箭拉满时月光映照着弓的影子,剑光闪烁着像早霜一样明亮。 不受将军令,横行细柳营:不接受将军的命令,却可以随意横穿营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名叫木兰的女勇士,她为了替父从军
【注释】 客地相逢日:在异地相逢的日期。 孤灯夜话时:在夜晚一盏孤灯下闲谈的时候。 看花频拂麈:频频用拂尘观看花朵。麈,一种长柄拂尘。 对酒重论诗:举杯共饮,再谈论诗歌。 月落乌声切:月亮落下,乌鸦啼叫声更加凄切。 天寒雁影迟:天气寒冷,大雁飞行缓慢。 无何成远别:不久就不得不分别了。 应此系吾思:应当因此而牵挂我思念家乡。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与友人萧龙石夜坐,饮酒论文,吟诗观花
小金山夜宴别亲友 珠江维别舸,郁水敞离觞。 锦瑟翻新调,春花发暗香。 开襟情不极,携手意难忘。 今夕同看月,明朝各异乡。 注释: 1. 小金山夜宴别亲友:在小金山举办的夜晚宴会上与亲朋好友告别。 2. 珠江维别舸:在珠江江边为朋友准备了小船,准备送别。 3. 郁水敞离觞:在郁水中打开酒杯,准备送别。 4. 锦瑟翻新调:用新调的乐器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5. 春花发暗香:春天的花朵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诗句原文如下: 白头君始仕,壮岁我归田。 来去俱为客,穷通一任天。 深杯秋雨外,细语夜灯前。 后会知何日,分携各怆然。 注释与赏析: - 白头君王始仕途,壮年诗人已归田:此句表达了李时行对君王的尊敬与自己的淡泊名利。“白头”暗示了岁月的痕迹,而“始仕”则表明君王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而诗人则选择退隐,回归农田,享受生活的宁静。 - 来去皆为客,穷通一任天:这句话体现了李时行的超然态度
【解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登上楼观,俯视群山,仰望明月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之情。“危楼凌碧落,俯眺万山秋”的意思是高楼高耸入云,俯瞰群山,秋景尽收眼底。“明月樽前过,银河槛外流。”意思是在明月的照耀下穿过酒杯,银河流淌在栏杆之外。“高歌振林木,清梦落沧洲。”“高歌振林木”意思是高声歌唱使树木都为之震动;“清梦落沧洲”意思是清凉的梦境落在那苍茫的洲渚之上
社日过东阿 长途犹旅食,谁与换春衣。 榆社人初散,茅檐燕已归。 河流经岸断,垄树入烟微。 忽见南来雁,乡心相逐飞。 注释:社日,指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的祭祀节日。过,经过。东阿,古县名,今属山东肥城。 译文:长途跋涉如同流浪之人,谁能与我交换新衣呢? 榆社的人家刚刚离散,茅草屋檐下燕子已经归来。 河水流经河岸断裂,田垄间的树木渐渐模糊。 忽然看到从南方飞来的大雁,我的乡愁也随之飞向远方。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并结合着具体诗句体会诗歌的情感。 “读书向山寺”,诗人在山寺中专心致志地读书;“习静寡将迎”,说明他已养成了不问世事、超然物外的好习惯,“将迎”即迎送。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的读书生活,表现了他的闲适、淡泊、宁静的生活情趣。 “云去窗犹湿,风来琴自鸣”。这两句诗写山寺中的环境
【译文】 三十年的客游生涯终于结束了,如今才回到了故乡。家乡的方言没有变,但鬓发已经花白,显得稀疏了。童年的伙伴们惊奇地问我从何而来,而我的亲朋好友中大半已经不在人世。只有家人骨肉的感情让我依恋不舍,别离时还是依依不舍。 【注释】 新安:地名,在今安徽省休宁县西南。 程汝立:字汝立。唐末诗人,有《新安吏》等诗。 辽西:古郡名,今辽宁辽阳市。 酒慰之:以酒来慰劳我。 为客三十载:三十年的客居生活。
烽火照祁连,三军复驻边。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用的信号。 祁连山:在今甘肃西北部,是长城的北界。 三军:指汉王朝的军队。 复:又,再次。 驻:驻扎。 按甲:披挂盔甲,准备作战。 □□:古地名。 燕然:山名,在今内蒙古境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友人赴边,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苍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潞河夜饮别帅从事南还 送客犹为客,归期未有期。 一尊今夜酒,千里故园思。 蛩响寒更候,鸟啼落月时。 忽闻江上笛,别绪益凄其。 注释:潞河夜饮别帅从事南还,意思是在潞河边与长官告别后,我独自一人饮酒饯行,心中充满了依依不舍之情。 送客犹为客,归期未有期。,这句诗的意思是:送别的客人仍然像客人一样,而我的归期却遥遥无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一尊今夜酒,千里故园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