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行
【注释】 维舟:系船。星子口:即星子县,今属江西省。五老诸峰:指庐山东南的五老峰。匡庐:指庐山。杜甫有“匡庐不可登”句。疏枫:稀疏飘落的枫叶。积暮霭:积累着傍晚的雾气。碧水:清澄的水。澹秋容:清丽的秋色。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停舟于星子,仰望庐山,遥想其高峻险峻之状。颔联写诗人未至山寺先闻钟声,已觉山寺幽深;颈联写山中景色,黄昏时点染出一种朦胧凄迷的境界;尾联写登山的愿望。全诗以“望”字为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求学生审清题目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全诗,注意分析作者在表现手法上的不同特点,最后根据这些特点进行赏析,要抓住关键句来分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用笔简练,一气呵成,写大将出征的情景,写得有声有色,气势磅礴。“大将独专征”
【解析】 此题考核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思想感情,鉴赏作品的构造艺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少妇词”,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手法技巧,最后注意答题格式。本诗大意为:年少时娇弱无力,依靠侍女扶行。自己自夸花貌美丽,偏喜欢淡妆宜人。阿姥涂上金粉,郎君画眉翠绿。春朝风尚恶,独坐绣帘之下。 【答案】 ①年少时娇弱无力,依靠侍女扶行;②自己自夸花貌美丽,偏喜欢淡妆宜人
【注释】 挽草衣道人:指道士张果。 先生何处去,应驾赤虬飞:先生去哪里了?他应该驾着赤龙飞走了。 石榻云初冷,丹炉火欲微:石头上的床铺上飘动的云雾刚刚冷却,炼丹炉里的火苗也快要熄灭了。 苔痕封蜕骨,松子落仙衣:苔藓痕迹覆盖着道人的遗骨,松子从仙人的衣服里掉出来。 化鹤辽阳外,千秋更一归:变成仙鹤在辽阳之外,千年之后还要返回人间。 【赏析】 此诗写道士张果驾赤龙离世升仙的故事。全诗以“挽”字为眼
不出 出不了门几经旬,幽居废弃了梳妆。 鸟鸣才知天已亮,花开才知春来临。 懒散的性情不适宜,浮名虚誉徒增累。 只因为来客少的缘故,麋鹿自会相亲相爱。 译文: 出门已经好几天,隐居在深山中不再整理梳妆。只有鸟儿的啼鸣才能让我知晓天色已明亮,只有花朵的开放才能让我感受到春天的到来。我天生就懒散,不适合俗世的生活,追求名利只会让自己疲惫不堪。因为我来客稀少,所以山林中的麋鹿也与我亲近相待。 注释: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伏气无烟火,经年长独眠。” - “伏气”指的是隐居或隐居的生活。这里的“无烟火”表明隐居者远离尘嚣,生活简单,没有烟火的污染。 - “经年”指的是多年的时间,说明这种隐居生活不是一时半刻,而是持续了很长时间。 - “长独眠”则表达了隐居者独自度过长时间,可能是孤独地沉思或休息。 2. “半窗倚危石,一榻临清泉。” - 这里描述了隐居者的生活环境和状态
【诗句释义】 九日:古代在农历九月有重阳节,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张古松:人名。峄山:位于山东省邹县境内,山上多松树。 【译文】 高秋时节又逢着佳节,我空自客居他乡。即使有心登临此山,但知无送酒的人相陪。霜催南浦雁飞去,烟雾黯淡隔江苹草。不要折取黄花观赏,怕你见到白头发更添愁烦。 【注释】 1. 高秋(gāoqiū):秋季的末季,即深秋季节。 2. 空值:白白地度过。 3. 纵有:即使有。 4.
注释: 1. 同君俱失意,惜别向江干。 译文:与你一同都感到失意,我们在这里挥手告别。 2. 怅念前途远,方知直道难。 译文:我怀念着前途的遥远,这才明白正直的道路是多么艰难。 3. 春山当雪霁,古木入云寒。 译文:春天的山岭正经过雪后的晴明,古老的树木挺拔入云端。 4. 樽酒聊相慰,风尘且自宽。 译文:举起酒杯相互慰藉,暂且把风尘之苦放在一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与友人分别之时
【注释】 1.江天风雪夜:江上、天上,一片风雪交加的夜晚。2.有客过林邱:指客人来访。林邱,山林水边之地,泛指友人住所。3.稍似孤山兴:稍稍有些像孤山上的兴致。4.浑如剡水游:完全像在剡溪中游赏一样。5.鸣琴开竹榻:用鸣琴弹奏,打开竹床的被褥,即请客人就席而坐。6.命酌泛虚舟:请客人斟酒,泛舟饮酒。7.泠然思转幽:清凉宁静的感觉使人思绪转深,感到幽静。 赏析: 此诗是作者送别友人归隐之作
``` 相逢万里外,相忆十年前。 良晤还能几,高情总自怜。 杯深那觉醉,坐久竟忘眠。 借问清霄月,何时缺复圆。 译文:在遥远的地方遇见了老朋友,回想起过去十年的相遇和分别。虽然能够再见面的机会不多,但心中的情感总是感到遗憾和怜惜。酒喝到深沉时不觉得醉意,坐得久了竟然忘记了睡觉。借问什么时候月亮会再次圆满。 赏析:李时行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