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楼凌碧落,俯眺万山秋。
明月樽前过,银河槛外流。
高歌振林木,清梦落沧洲。
夜半闻笙鹤,翻疑霄汉游。

【解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登上楼观,俯视群山,仰望明月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之情。“危楼凌碧落,俯眺万山秋”的意思是高楼高耸入云,俯瞰群山,秋景尽收眼底。“明月樽前过,银河槛外流。”意思是在明月的照耀下穿过酒杯,银河流淌在栏杆之外。“高歌振林木,清梦落沧洲。”“高歌振林木”意思是高声歌唱使树木都为之震动;“清梦落沧洲”意思是清凉的梦境落在那苍茫的洲渚之上。“夜半闻笙鹤,翻疑霄汉游。”意思是到了深夜听见笙乐和鹤鸣之声,不禁怀疑是在天宫中飘荡。

【答案】

译文:

高楼高耸入云,俯瞰群山,秋色尽收眼底。明月之下,我在饮酒作歌,酒气冲天,歌声激越。月光如洗。我仿佛看见一条银河从我的脚下流过。

赏析:

全篇以登楼观景为线索,写诗人登高临望、纵情歌舞的豪情逸致。开头二句“危楼凌碧落,俯眺万山秋”,写诗人登上高楼远眺,只见青山绿水,一片丰收景象。“危楼凌碧落”,写出高楼之高,也表明诗人心情的愉悦。“俯眺万山秋”,既写出了诗人的欣喜,又写出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时局动荡不安的忧虑。三句“明月樽前过,银河槛外流”,写诗人在月色皎洁的夜晚,举杯赏月之际,忽然听到楼外传来悠扬的乐音。“明月樽前过”,“樽”,指酒器;“明月”,指明月之光;“樽前”,指饮宴之时。这一句写出了诗人赏月时的惬意与陶醉。而此时,银河似乎从楼外流过,诗人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曲。四句“高歌振林木,清梦落沧洲”,写诗人高歌之后,林木为之摇曳,清梦也随之飘落于沧洲之上。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诗人高歌之后的景象。五句“夜半闻笙鹤,翻疑霄汉游”,写诗人听曲至晚,竟疑是在天宫游荡。这两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仙境般的环境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