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照祁连,三军复驻边。
寒笳悲汉月,塞草接胡烟。
按甲秋□□,□□□□□。
□□应献捷,刻石继燕然。
烽火照祁连,三军复驻边。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用的信号。
祁连山:在今甘肃西北部,是长城的北界。
三军:指汉王朝的军队。
复:又,再次。
驻:驻扎。
按甲:披挂盔甲,准备作战。
□□:古地名。
燕然:山名,在今内蒙古境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友人赴边,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苍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烽火照祁连,三军复驻边。
寒笳悲汉月,塞草接胡烟。
按甲秋□□,□□□□□。
□□应献捷,刻石继燕然。
烽火照祁连,三军复驻边。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用的信号。
祁连山:在今甘肃西北部,是长城的北界。
三军:指汉王朝的军队。
复:又,再次。
驻:驻扎。
按甲:披挂盔甲,准备作战。
□□:古地名。
燕然:山名,在今内蒙古境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友人赴边,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苍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漫兴》 世事如蕉鹿,悠悠那可凭。 徉徜自有适,疏懒任无能。 酒贳东邻老,书来北岳僧。 身同猿狖侣,长啸向烟藤。 注释: - 世事如蕉鹿:比喻世间的事务如同变幻的云烟,难以捉摸。 - 悠悠那可凭:表示对世间事物的无奈和迷茫。 - 徉徜自有适:指自己悠然自得地享受生活。 - 疏懒任无能:形容自己懒散,无为而治。 - 酒贳东邻老:购买酒菜请邻居老人喝。 - 书来北岳僧:收到从北方来的僧人寄来的书信
吴中杂兴 家在临泽国,疏柳画楼边。 野屿烟藏寺,湖田水接天。 莼鲈时入馔,箫鼓晚归船。 诗酒留连地,风光易岁年。 【注释】 1. 人家:这里指诗人自己。 2. 吴中:泛指长江下游一带。 3. 杂兴:即随感之作。 4. 家在临泽国:指家乡位于临泽县一带,临泽是汉代的一个县,属会稽郡。 5. 疏柳:稀疏的柳树。 6. 画楼:装饰精美的楼阁。 7. 野屿烟藏寺:指山中小岛隐没在烟雾之中,仿佛是寺庙。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境僻稀人迹,寻幽方独行: - 注释:环境偏僻,很少有人经过。在寻找幽静的地方时,我独自前行。 -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身处的自然环境,强调其独特性与宁静之感,通过“寻幽”二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探索。 2. 泉从树杪落,云向石边生: - 注释:泉水从树梢落下,云雾缭绕着石头生长。 - 赏析:这两句诗以具体的景象展现了山中水的灵动与云的飘渺
吴淞晚行 驿路晚悠悠,行人促去舟。 乡心悬落雁,客梦入新秋。 泽气蒸云起,江声带雨流。 松陵看欲近,沽酒慰离忧。 逐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驿路晚悠悠,行人促去舟。” - 解释:驿站的道路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漫长和空旷,而旅人则急于离开,催促着即将启航的船只前进。 - 译文:驿站的路在黄昏时显得那么漫长,行者匆匆催促着船儿出发。 - 关键词:"驿路"、"悠悠"、"行人"、"催"、"舟"
晚步 晚步荒村外,桥通古岸斜。 数声牛背笛,几片日边霞。 云暗归鸦树,潮回落雁沙。 隔江人语乱,灯火见渔家。 注释: 晚步:傍晚散步。 步:走。
怀徐伯臣宋子明王亮卿宣允则诸君不见故人书,故人情转疏。 相看一别后,今已十年馀。 水国寒云渺,山窗夜月虚。 可堪秋欲半,落叶遍庭除。 诗句释义: 1. 怀徐伯臣宋子明王亮卿宣允则诸君:我思念着徐、宋、王、张四君和宣允则诸君。 2. 不见故人书,故人情转疏:因为没有收到老朋友的来信,所以感情变得疏远。 3. 相看一别后,今已十年馀:我们上次分别到现在已有十年多了。 4. 水国寒云渺,山窗夜月虚
【注释】:辞家赴国难,万里向金微。 辞别家乡奔赴国家危难,长途跋涉向着边疆的金微地区。 寒日明朱戟,秋霜带铁衣。 寒冷的太阳照耀着红色的兵器,秋天的霜冻覆盖在铁甲上。 黄云随阵落,白雁傍人飞。 随着军队的移动,黄云飘散;白色的大雁伴随着人飞翔。 不斩楼兰将,长驱誓不归。 誓不斩杀敌人,长驱直入决不回返。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出塞行》,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边塞诗。全诗语言质朴,意境雄浑
【注释】 明妃:指王昭君。王昭君出嫁匈奴,成为汉朝与匈奴和亲的使者。“自”是自从、从一开始的意思。一自:从一而始。“谁怜”即有谁知怜惜。度:出使、远行。玉门关:汉西域的重要关口,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小方盘城附近。沾衣:泪水湿透衣服。 奉帚:扫帚,借指打扫庭院。旧时恩:过去的恩情。 见月空凝思,闻笳欲断魂:月夜中,看到明月会想起远在异地的人;听到胡笳曲声,想断魂,形容思念之深。 早遂:很快实现。安边
```text 知己难为别,相携白下门。斜阳江上树,野水驿边村。 旧业归心在,清时直道存。凄凄霜月夜,尊酒共谁论。 ``` 赏析: 本诗为《金陵别施平叔秋官》, 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深情。李时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首句“知己难为别”,点明了主题,表达了知己难为别的心情;第二句“相携白下门”,描绘了与友人相携而去的场景,白下门是南京的城门之一
【注释】 诸社:这里指同乡的士人。社,古时同乡之人聚会的地方,也泛指同乡之人。丈摧:指诗人的朋友。摧,音催,这里是拜访的意思。携酒:携带美酒。过访:来访。 词流:即文人雅士。多逸兴:有丰富的才情和兴致。命酌:邀请对方喝酒。 秋逾净:秋天的水更清澈。逾,超过。 林花:树林中开放的鲜花。寒更香:冷了反而更香。更,更加。 共知:都懂得。闲里适:在清静中感到愉快。宁记:不记住。 醉中狂:醉酒时放纵自己
诗句原文如下: 白头君始仕,壮岁我归田。 来去俱为客,穷通一任天。 深杯秋雨外,细语夜灯前。 后会知何日,分携各怆然。 注释与赏析: - 白头君王始仕途,壮年诗人已归田:此句表达了李时行对君王的尊敬与自己的淡泊名利。“白头”暗示了岁月的痕迹,而“始仕”则表明君王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而诗人则选择退隐,回归农田,享受生活的宁静。 - 来去皆为客,穷通一任天:这句话体现了李时行的超然态度
社日过东阿 长途犹旅食,谁与换春衣。 榆社人初散,茅檐燕已归。 河流经岸断,垄树入烟微。 忽见南来雁,乡心相逐飞。 注释:社日,指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的祭祀节日。过,经过。东阿,古县名,今属山东肥城。 译文:长途跋涉如同流浪之人,谁能与我交换新衣呢? 榆社的人家刚刚离散,茅草屋檐下燕子已经归来。 河水流经河岸断裂,田垄间的树木渐渐模糊。 忽然看到从南方飞来的大雁,我的乡愁也随之飞向远方。 赏析
【注释】 维舟:系船。星子口:即星子县,今属江西省。五老诸峰:指庐山东南的五老峰。匡庐:指庐山。杜甫有“匡庐不可登”句。疏枫:稀疏飘落的枫叶。积暮霭:积累着傍晚的雾气。碧水:清澄的水。澹秋容:清丽的秋色。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停舟于星子,仰望庐山,遥想其高峻险峻之状。颔联写诗人未至山寺先闻钟声,已觉山寺幽深;颈联写山中景色,黄昏时点染出一种朦胧凄迷的境界;尾联写登山的愿望。全诗以“望”字为主
【注释】 客地相逢日:在异地相逢的日期。 孤灯夜话时:在夜晚一盏孤灯下闲谈的时候。 看花频拂麈:频频用拂尘观看花朵。麈,一种长柄拂尘。 对酒重论诗:举杯共饮,再谈论诗歌。 月落乌声切:月亮落下,乌鸦啼叫声更加凄切。 天寒雁影迟:天气寒冷,大雁飞行缓慢。 无何成远别:不久就不得不分别了。 应此系吾思:应当因此而牵挂我思念家乡。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与友人萧龙石夜坐,饮酒论文,吟诗观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宿小金山》。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香阁临浈水: 这句描绘了一座装饰华丽且位置极佳的香阁,它紧邻着浈水(今称浈江或珠江),这是岭南地区的一条重要河流。"香阁"可能指的是一种装饰华丽的楼阁,而"临浈水"则表明其位置与水流相邻,环境优美。 2. 灵山控粤城: 这一句中的“灵山”很可能指的是广东境内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南岳衡山
舟中见月 江静波光练,天空月色孤。 崇林烟外密,远岫霭中无。 流萤依露草,旅雁宿秋蒲。 坐觉良宵永,悠然逸兴俱。 释义:在船上看到月亮,江水平静波光如练,天空中的月亮显得格外孤独。四周是茂密的树林,远处的山峰云雾弥漫,看不到一丝轮廓。流萤在露水中飞舞,大雁栖息在秋天的芦苇中。我感受到一个漫长的夜晚,心情舒畅,思绪飞扬。 译文:江面宁静如镜,波光粼粼;天空中的月亮孤单地挂在天际。四周是密集的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