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于汴
【注释】 颐:这里指颐养。解:比喻理解、领悟。蓬开未是明,譬如击石火光生:意思是说理解了事物的本质,就好像击打石头时,火苗从石缝中迸发出来一样。 可怜击罢依然石:意思是说理解了事物的规律之后,它又像原来那样存在。 猛欲行:强烈的愿望要行动起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用比喻手法写自己对知识的深刻体会,颔联写理解事物本质后,事物又如原样存在,颈联写自己对事物的深刻认识
示戒: 我爱孟子书,论孝万年鹄。 斗狠父母危,纵欲父母僇。 所以处乡党,勉效恂恂䠱。 出入气常下,惟恐与人触。 博奕歌舞地,不以入我瞩。 独有士人行,难成而易蹙。 我愿诸子孙,尊生如执玉。 吾能秉谦恭,谁不爱敬笃。 骂人人亦骂,辱人取人辱。 娼门譬火坑,陷人逾鸩毒。 妖态厉杀锋,痴蝇逐臭肉。 保身须养心,珍惜凌霄足。 百行孝为原,芳名千古矗。 注释与赏析: 1. 我爱孟子书 -
【译文】 追溯河的岸边,用来映照清澈的水波。 有美如赵氏之妇,为了义气而殉国。 赴死也是难事,她的心志却不肯改变。 她的价值重于千金,即使华贵也不如丑陋。 初心难道不是明白吗?一餐吃饱便忘记了。 孤坟郁郁葱葱,逝波滚滚无边无际。 徘徊正逢秋末黄昏,惆怅地望着泪流满面。 【注释】 1. 吊:慰问,哀悼。 2. 溯河之浒:追溯河边。 3. 聊以鉴清漪:姑且用来照见清澈的水波。 4. 有美赵氏妇
青苔 阶除经积雨,匝地铺莓苔。 隐隐青痕薄,茸茸黛色堆。 举足忍相踏,移榻为频来。 化工裁制巧,藻缋漫追陪。 相对境幽寂,悠尔好怀开。 注释: 1. 青苔:一种生长在阴暗潮湿地方的绿色植物,常见于台阶、墙角等处。 2. 阶除:指台阶的台阶。 3. 经:经过。 4. 匝(zā)地:到处,遍布。 5. 莓苔:莓是一种野生植物,它的根可以食用,叶子和果实都可以入药,因此被称为“药食同源”
南山有薇蕨,北山有薜萝。 南山指泰山南面,北山指泰山北面,这里以南山和北山比喻贤人隐居之地。薇蕨是山野植物,薜萝是山中灌木。 胡不餐且衣,念兹寒馁多。 何不在这里吃饭穿衣?想到这样艰苦的生活环境,心中忧虑很多。 衣冠纷叹惋,关市联网罗。 穿着官服的人纷纷叹息,商人往来络绎不绝。这两句描写了官场与商贾的繁华景象与隐士生活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 是以贤达士,孳孳如拯疴。 贤德之人勤勉努力
注释:好雨连天,滋润了万物。在庭院里,每寸土地都显得绿油油的。禽鸟鱼虫欢快跳跃,草木郁郁葱葱。过去担心旱灾的人,看到这样的场景,也会感到高兴,唱起歌来。我们坐在桑树下,一边喝酒一边畅谈自己的经历和人生。即使没有谷物盈仓,但蔬菜根茎也足以烹煮。老天爷不会抛弃任何事物,我们何必要烦恼呢? 赏析:癸丑村居杂诗六首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组诗歌,共有六首。这六首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美好景象与宁静氛围
这首诗是赠给梁思轩年丈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其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在昔称贤母,宾至剪其发。 - 注释:在过去,人们称颂那些贤良的母亲,当有客人到来时,他们会剪下自己的头发作为礼物。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古代女子对丈夫或客人到来的尊重和热情,以及她们愿意为客人做出牺牲的精神。 第二句:孰与携其儿,迢递山河越。 - 注释:谁比得上带着孩子,跨越遥远的山河呢? - 赏析
陶村送别友人 相逢何造次,一夕成分岐。 但念相逢喜,不念行当离。 河梁携手处,别恨摧肝脾。 怅余卧孤馆,寒风袭人肌。 鸡鸣天未晓,君马已南驰。 古道木叶脱,不似送来时。 嘉言永不忘,于以沃吾思。 译文: 在陶村与友人相遇,我们没有太多的准备和修饰,只是匆匆忙忙地告别。然而,我们之间的重逢总是让人感到喜悦和兴奋,因为我们都明白,这次的分别意味着我们又将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
【解析】 本诗是一首田园诗,作者用朴素的语言描写了农家生活。全诗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结苇为高棚,清幽障暑酷”,写诗人在夏初的田野劳作中,搭建苇篱,作为避暑之所;第二段“袒背卧藜床,稚子供脱粟”,写诗人在简陋的草席上,以稚子所给之粟米充饥,恬淡自安,怡然自乐;第三段“有时爇檀兰,古编可朗读”,写诗人在闲暇之余,点燃香料,阅读古书,怡情养性,悠然自得。全诗语言平实、质朴,没有雕琢的痕迹
怀公周廷诸友 美人隔沧海,何当驾苇舸。 所隔在山岳,吾将攀藤萝。 高居云冥冥,瞻望可奈何。 梦接以为期,庶几涤烦疴。 翻译: 怀念着周公旦和那些同僚好友们, 美人远在天边隔着茫茫的大海,我何时能乘上苇叶小舟去探望? 虽然相隔千山万水,但我依然决心攀登藤蔓,越过山岭,寻找他们的踪迹。 我渴望高居于云雾缭绕之中的高台之上,遥望远方思念的人,但无奈只能徒增烦恼。 我时常梦见他们,希望梦境能够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