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称贤母,宾至剪其发。
孰与携其儿,迢递山河越。
迢递伊何为,维以交贤哲。
蒲坂萃俊髦,张孟声华勃。
朝鼓虞弦风,夕采雷山蕨。
不闻三迁者,笈囊出里阀。
梁郎感此意,天池会迅发。

这首诗是赠给梁思轩年丈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其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在昔称贤母,宾至剪其发。

  • 注释:在过去,人们称颂那些贤良的母亲,当有客人到来时,他们会剪下自己的头发作为礼物。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古代女子对丈夫或客人到来的尊重和热情,以及她们愿意为客人做出牺牲的精神。

第二句:孰与携其儿,迢递山河越。

  • 注释:谁比得上带着孩子,跨越遥远的山河呢?
  • 赏析:这句表达了一种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他们可能相隔千山万水,但亲情或友谊的纽带让他们心灵相通。

第三句:迢递伊何为,维以交贤哲。

  • 注释:为什么要跨越那么远的距离呢?为了结交那些贤明的智者。
  • 赏析:这表明了诗人追求高尚品质和智慧的人,希望与他们交流学习,提升自己。

第四句:蒲坂萃俊髦,张孟声华勃。

  • 注释:在蒲坂聚集着英俊的年轻人,张孟的声名声誉如日中天。
  • 赏析:这里提到了两位人物,一个是蒲坂的青年才俊,另一个是张孟,他的名字代表着名声和声望。

第五句:朝鼓虞弦风,夕采雷山蕨。

  • 注释:早晨听到战鼓和虞琴之声,晚上采摘雷山的蕨菜。
  • 赏析:描述了诗人的生活场景,既有战争的紧张氛围,也有宁静的自然之美。

第六句:不闻三迁者,笈囊出里阀。

  • 注释:没有听说过因为搬家而失去书卷的家庭。
  • 赏析:反映了诗人对于学问的重视,认为学问不能被忽视或丢失。

第七句:梁郎感此意,天池会迅发。

  • 注释:梁郎(即梁思轩年丈)感受到了这种精神,他将迅速成长。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梁思轩年丈对于诗歌中的教诲和精神的理解,他将会有所行动或取得成就。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人的贤良、友情和学问,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自己的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