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诩
【注】卜园居二首:此诗是诗人在池亭中闲居时的即兴之作。 ①清绝:清新幽雅。交加:树木参天,枝叶交错。 ②静爱:喜爱。 ③无一事:没有什么事情。 ④闲驾白牛车:悠闲地驾驶着白色的牛车。 【赏析】 “卜园”,是诗人隐居之地;“二首”,则表明这是一组对仗工整的七言古诗。 首句写卜居的环境。“池亭”二字点明卜居之处,“清绝”二字写出了卜居环境的幽美。“池”、“亭”二字,把卜居者所处之境点染得更为鲜明
【注释】: 四野:四周的田野。秋风:秋天的风。 两袖飘:衣袖被风吹起飘扬。 沿溪:沿溪水而行。 未辞遥:没有告别远行。 年光:岁月。换:更替,更换。十馀度:十多度。 依旧:仍然、仍旧。柴门:用柴木做成的门。石桥:用石头砌成的小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和作者访友经过的小诗。前两句写秋风拂面,诗人沿着小溪去拜访友人崔自仙,但友人还没有回来。后两句则写诗人对友人的惦记,因为已经十多年了
注释:六月渡过梅岭,已经度过六次了。每次经过梅关都会让我回首往事,感叹岁月流逝。自己身体衰病不堪,难以承受跋涉的艰辛。但内心深处却觉得比过去更加坚韧,仿佛比以前的丹心更加坚定。 赏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梅关的深厚感情,以及对自己身体状况和心境的感慨。通过对比“旧时丹心”与“衰病似难堪跋涉”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注释:刚走出关口,又想重新进入关口。此心本来与岭上的云一样闲适。山神不要惊讶我囊中空无一物,我带着宇宙的清风满载而归。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出关后,又入关时的复杂心情。他既想离开官场,回归自然,但又担心自己无法适应山林的清静,于是产生了矛盾和不安。同时,他也表现出了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注释】 武夷:武夷山,在福建。春茶,即春采的茶。竹田:人名,林则徐(1785~1850),字元恭,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石麟道人、梅花岭樵人、白莲老人等,福州闽县(今福建福州)人,清代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因主张禁烟抗英而遭贬谪。督府:清代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所在地。林则徐曾先后担任两广总督和陕甘总督。督府林:借指他任两广总督时所主持的禁烟运动。 枪旗:指茶叶,枪是茶树上的枝条,旗是芽。 上池
卜园居二首其一:未老侵寻百病加,辟园还种邵平瓜。 注释:诗中表达了诗人在未到老年时便已感到身体多病,于是他选择在自家辟出一片园地,亲手种植了邵平那样的瓜果。 赏析:诗人通过自身的感受和行动,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生活的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卜园居二首其二:人间膏火心消尽,底用松花啖一车。 注释: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不屑一顾
注释: 老去东篱感兴长,菊花还袭道袍香。 独吟佳色秋风里,始信芙蓉不耐霜。 东篱:即菊花篱,指诗人种的菊花。 袭:覆盖,这里指菊花散发的香气。 独吟:独自吟诵。 始信:才知道。芙蓉:荷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老去东篱感兴长,菊花还袭道袍香。"首句“老去东篱感兴长”,表达了诗人在年老之时,对菊花的深厚感情和无尽遐想。他感叹岁月流逝,感慨人生无常
注释: 1. 近来天地少闲人,偶此倾杯对月真。 2. 啼鸟未知秋过半,落花犹错认残春。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所作,表达了他在战乱中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第一句"近来天地少闲人,偶此倾杯对月真",意思是说现在的世界很少有悠闲的人,只有在偶尔的空闲中才能与月亮为伴。这里的“闲人”指的是那些被战争困扰的人们,他们的生活变得异常繁忙,无法享受到闲暇的时光
诗句释义 1 "五月松堂枕簟秋":这一句描述的是夏天的景色。五月通常意味着炎热,但在这里通过描绘“松堂枕簟”,表达了一种凉爽和宁静的氛围。 2. "一帘疏雨晚风收":这里描绘了一幅雨后天晴的画面。"一帘疏雨"指的是细雨,而"晚风收"表示夜风已经停止,天气开始转晴。 3. "客知烟际来时路":客人知道是什么时候来的。这里的“烟际”是指烟雾之中,象征着远方或者未知的领域
【注释】: 月夕独酌二首 其一 风来松涧长丝竹,月丽山花尽绮罗。 秋酿一瓢歌又舞,争教老子不婆娑。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独自饮酒赏月的惬意生活。前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夜晚图景;后两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全诗语言简练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