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仲游
诗句原文: 倥偬军中事,飞腾使者尊。 龙冈虽有地,马革返无门。 未见朝廷诔,空遗子弟恩。 不如行楚泽,先自作招魂。 译文注释: 倥偬(kǒng zǒng):匆忙,急忙。 使者:指李稷运使官。 龙冈:地名,位于今中国江西省境内。 马革:皮革制作的战衣。 见(jiàn):看见。 诔(lěi):悼念死者的言辞或祭文。 空遗:白白地留下。 楚泽:地名,在今湖北、湖南一带。 招魂:古代招魂仪式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吾道何伸屈:我的志向为何被压抑。"吾道"指诗人的抱负或信念,"何伸屈"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受阻的无奈与悲哀。 2. 斯人忽已亡:这位杰出的人物突然逝世了。"斯人"指的是李稷运(一位著名的官员),"忽已亡"表达了诗人对李稷运去世的悲痛与哀悼。 3. 梦妖非二竖:梦中的妖怪并非邪恶之人。这里的"二竖"可能是指两个小人,用来隐喻李稷运身边的小人或嫉妒者。 4. 风变哭三良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 第一首: - 注释:在信阳军队中设宴,饮酒作乐,写两首诗。 -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对战争厌倦和对生活乐趣向往的诗。诗人通过对宴会的描述,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第二首: - 注释:殿帷过去用书囊染黑,皮几现在随着道帽乌黑。 -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日常生活琐事的感慨的诗。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第三首
注释: 1. 高论嵇中散 - “高论”指的是高尚的议论,这里指对嵇康(字叔夜)高远的志向和言论的赞赏。“中散”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音乐家嵇康的字号。 2. 行吟楚大夫 - “行吟”是指边走边吟唱,表示诗人在行走中抒发情感,“楚大夫”则是古代楚国的贵族,这里是用来形容诗人的豪迈气概。 3. 笑谈虽自若 - 即使面对困难或危险的情况,诗人也能保持镇定自如,从容应对。 4. 放逐竟何辜 -
【注释】 解组:脱下官服,表示退休。将(jiāng)安适:即“将适”,意指将要安适。无何:没有多久。乃:就,于是。取次:随便,随意。寻常:平素、平常。琴闲:琴调空闲,指弹琴时。 车过:车子经过。音犹在:声音还在。琴闲:弹琴时。调亡:音乐已亡。因居:因为居住在这里。悟理:领悟到道理。茫茫:无边无际。 【赏析】 《代范忠宣挽中散某公三首》,是宋代诗人苏辙所写的一首悼亡诗。苏辙为范镇(字忠宣)的女婿
【注】范德孺(1023—1059),字淳夫,一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李稷运使是李稷运的号。 万里魂应返,沙场血未干。 万里:指遥远的边地。魂应返:魂灵应该返回。沙场:战场。血未干:战场上还流着血。 幽明新雨露,恩怨旧衣冠。 幽明:死后与生前。新雨露:指新的政治局面。恩怨旧衣冠:指朝廷内外的恩仇恩怨。 声作虞歌易,词赓楚些难。 声作虞歌易:指《诗经》中的《风》和《雅》。虞歌易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平日书生贵 - 平日里,一个书生是非常尊贵的。这里的“书生”指的是范忠宣(范仲淹),他在历史上以博学多才和高尚的道德闻名。 2. 中年使者尊 - 到了中年后,作为使节的他显得尤为尊贵。这可能是指范仲淹在任中书舍人或翰林学士等官职时的身份。 3. 绣衣虽去国 - “绣衣”在这里可能指代的是古代官服上的刺绣,通常只有高级官员才能穿戴。尽管离开了国家
【注释】耆宿:年老的学者;今多少:现在有多少;景德人:指卢革,因卢姓出自周朝的公族,故有此称。吴市卒:在吴地服役的兵卒。汉庭臣:指汉朝的大臣。路在犹耕月:指在道路上行走时,仍像耕田一样辛勤劳动着(比喻有志不衰)。门闲似送春:形容家门常关,好似送走春天般。才知:才知道。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写给卢革的。当时卢革任通议大夫、检校礼部尚书等职,郑谷在诗中称赞他“景德人”、“名重汉庭”
代范忠宣挽中散某公三首 其一:宿昔函关路,游人作上官。 注释:宿昔,即昨夜;函关,古代关口之一,位于今陕西省商县东。游人,指过往的游客或过客。作官,担任官职。 赏析: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晨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其二:鸡鸣轩盖入,马到吏民安。 注释:鸡鸣,指鸡叫声;轩盖,指官员的车子;吏民,指官吏和百姓。 赏析
【注释】 1. 五车:指《尚书》,为儒家经典之一。五车是书的量词,五辆马车装载五车书,故称“五车”。 2. 四壁:四堵墙。形容家境贫困。四壁指的是四面墙上没有其他东西,即家中只有四面墙壁。 3. 汉家令:汉朝的名士。汉代的文人雅士多以文才和学问著称,被称为“汉家令”。 4. 晋诗人:指晋朝的诗人。晋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盛世之一,许多文学家在此时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5. 青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