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瑄
这首诗的原文是: 思亲 二亲俱久逝,孤子际明时。 谬忝风霜任,深承雨露私。 光荣宁及养,劬育竟何为。 愿竭涓埃报,焚黄会有期。 逐句释义如下: 1. 二亲俱久逝,孤子际明时。—— 双亲都已经去世很久,我作为一个孤儿在清明时节(明时)出生或成长。 2. 谬忝风霜任,深承雨露私。—— 我有幸能够承受风吹日晒的考验,深深享受父母的关爱与照顾。 3. 光荣宁及养,劬育竟何为。——
【注释】: 1. 舟发长沙四首:即《长沙过贾谊宅》。此诗为作者在长沙时所作。 2. 十日长沙住,登舟忆少陵:意思是说十天的长沙停留时间已经过去,我登上小舟,怀念起曾经被贬谪到长沙的杜甫。 3. 花飞有底急,酒美为谁倾:意思是说花儿凋谢的速度如此之快,美酒如此甘醇却无人品尝,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4. 浩浩当年兴,悠悠此日名:意思是说当年杜甫的伟大事业是如此辉煌,而我今天却只能在这里漂泊流浪。 5.
【注释】长沙:今属湖南。水栅:水中的栅栏,即桥梁。沙村:指临江之沙洲。宪节:官名,指诗人自己。 【赏析】此诗作于唐僖宗广明元年(880),时诗人正在潭州(今湖南长沙)。诗人以船夫自喻,表达了对太平盛世和贤人的向往之情。首句写舟发长沙,次句写江面风光。三、四两句写江上景色,五、六句写诗人心情。最后一句表明了诗人的志向。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流畅,充满了真情实感,读来令人心旌摇荡
【注释】: 已觉:已经。 长沙北:指长沙北面的洞庭湖,即今湖南省长沙市。 犹瞻岳麓西:意思是依然可以望见岳麓山的西面。 天浮湘水阔:形容湖水宽广无边。 树入楚山低:树木进入湖南的群山中。 岸芷:岸边的草。余香:残留的香味。 丛篁:竹林。染旧啼:因竹叶繁密而发出的响声像人哭泣的声音。 昔贤:昔日的贤德之人。游览地:游玩、游历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写舟行洞庭湖,所见所闻,抒发了诗人的感慨
【注释】: 颇讶:很惊讶。沅州:今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新正:农历新年。景:景色,风景。 “远山青草瘴,深院落梅风。”是说:远处的青山上长满了青草,山上弥漫着瘴气;深深的院子里飘荡着梅花的香气。 【赏析】: 《湘中作》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放于湖南期间所作。诗中写自己在湘中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诗人对国难家破的痛苦心情。全诗情感沉郁深沉,意境开阔壮阔,语言明白如话,风格朴实无华。
【注释】 湘乡:地名,在湖南。道中:在路途中。悬:悬挂。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湖南湘乡的途中写的。 首联写旅途所见。湘乡南行的道路,沿途都是连绵不断的山峦。第二句说,由于这里地处偏僻,所以溪潭中的水都是碧绿的。三四两句写冬季,草木繁盛。五六两句写野人的生活。他们用稻谷做成的绳索挂在身上(以驱虫),古戍上列着旄旌(古代军队用来指路或指挥作战的旗子)。七八句是说,这样的异俗如今竟如此普遍
晓上草阁 通宵雷雨骤,晓霁试登楼。 百鸟声相和,双江涨合流。 宁知冀北客,来按楚南州。 满眼波涛急,飘然欲放舟。 【注释】 1、晓上草阁:清晨登上草舍的阁楼。 2、百鸟声相和:各种鸟儿鸣叫的声音相互协调。 3、双江涨合流:两条江水涨满了汇合在一起。 4、宁知冀北客:怎知道是来自北方的客人。 5、来按楚南州:来到南方的荆州。 6、满眼波涛急:眼前波浪滔天。 7、飘然欲放舟:想要乘船离去。
正月十三日夜书 两日是元夕,山城已试灯。 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人们庆祝这一节日时,会放烟花、燃鞭炮、猜灯谜等。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中,“上元”一词也常被用来形容节日的喜庆热闹。这里的“山城”指的是某个地方的地名,而“试灯”则是指当地开始点亮节日灯火,迎接新年的到来。 讴歌连夜发,萧鼓遍街鸣。 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其中一项活动就是唱歌和跳舞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庭幽多乐趣,向歇爱晴晖。” - “庭幽”指的是庭院的幽静。 - “多乐趣”表示在这里有很多乐趣。 - “向歇”指停下休息的意思。 - “爱晴晖”即喜欢晴天的阳光。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庭院中享受宁静与美好时光的情景,以及喜爱晴朗天气的情感。 2. “绿竹生孙早,红梅结子稀。” - “绿竹生孙”形容竹子长出了新芽或新长出的竹子。 - “红梅结子稀”指梅花很少结果
【注释】 武口:地名。在今湖北武汉市附近。 守风:指在船上等待风向顺遂。 连日:接连几天,形容时间长久。 北风疾:指刮得很急的北风。 天垂平野:天空高远广阔,平野无边无际。 浪飐(zhǎn)近船灯:波浪撞击着船头灯火。飐,撞击。 湖与归心阔:湖面宽阔,像要和人的归心一样宽广。 秋因客思清:秋天的景色使人感到寂寞,也使人更想念远方的亲人。 不眠听鼓角:不睡觉地听着战鼓声。 高枕念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