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辅
戊寅初度 且得烽烟息,官闲心亦闲。 悠悠岁月里,卓卓利名关。 注释: 1. 且得烽烟息:意思是说战争已经平息了。 2. 官闲心亦闲:表示自己虽然官职被罢免,但心境却十分平静。 3. 悠悠岁月里:表示在漫长的岁月中。 4. 卓卓利名关:表示自己的名利就像一座关隘一样坚固,难以突破。 译文: 戊寅年我迎来了初度之喜,战争已经平息,官职也被罢免。虽然身处官场的喧嚣之外,但我心境却非常平和
诗句释义与译文 首句:先人携鹤处,长抱一江湾。 - 注释:“先人”指古代的先贤或祖先;“携鹤处”暗示他们常在此处停留;“一江湾”描绘了江水的宽阔和美丽,象征着宁静与和谐。 - 译文:先人的足迹遍布这里,长久地守护着这片江湾。 次句:水泻疑琴韵,鸟啼似雉闲。 - 注释:“水泻”形容水流湍急,如同乐音般自然流淌;“琴韵”比喻水流声如同古琴般悦耳动听;“雉闲”指小鸟悠闲自在地觅食
【注释】 石尤太:即“石尤津”。石尤津,在今山东利津县南。 偏阁客边程:意思是说旅途中的寂寞和辛酸。 且把:暂且,姑且。 寂寥酒:冷落、孤寂之酒。 降:降落。 三杯醺未醒:喝了三杯酒还迷迷糊糊。 一枕梦难成:睡了一觉,梦中的事情也难以实现。 天边去:远去的云彩。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出塞途中所作。诗人面对茫茫的塞外景色,抒发了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表达了他渴望建功立业、早日归来的愿望
舟行 一叶仅容身,青山过眼频。 孤篷笼晚景,远水漾红鳞。 历历朝还暮,纷纷客里人。 天涯萍梗迹,何处可寻真。 注释: - 一叶仅容身:形容船小得只能容纳一个人,突出了孤独和无助。 - 青山过眼频:青山在视线中快速移动,比喻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 孤篷笼晚景:指小船在傍晚时分,周围的景象被笼罩在一片宁静之中。 - 远水漾红鳞:水面上泛起的波纹映照出红色的鱼鳞,给人一种美丽而宁静的感觉。 -
【注释】 署中:指在官署。闻:听到。临儿:即临汝,古郡名,今河南省临汝县,因有临川王杨坚故里之称。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为唐代的郡名。诞子:生儿育女。悬弧:古代习俗,婴儿满一周岁时,举行“悬弧”礼以报喜。植根:立家。庭竹:庭园中的竹子,比喻子孙昌盛。遗训:前人的教诲。籯金:钱袋、钱囊。 【赏析】 这是一首祝贺临儿生女的诗。诗人在官署中听到临儿在衡州生女的消息,感到非常高兴,便写了这首诗来祝贺她。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自省生平似仲先 - 注释:“仲先”指的是历史上的东汉名臣张仲景,这里比喻诗人自己的品德和才能。 - 译文:回顾自己的人生,我自认为如同张仲景一般,有着卓越的品质和才能。 2. 宽闲况是古稀年 - 注释:“古稀年”指的是七十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高寿的一种称呼。 - 译文:现在的生活如此悠闲自在,我更是到了人生的七十岁(古稀之年),真是难得的幸福。 3.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南台旧门役送过江:这两句描述了在南台的旧门役送他过江的情景。南台是古代地名,可能指的是诗人曾经工作或生活的地方,门役可能是负责交通或其他杂务的人。送别意味着离别。 2. 昔日勤奔趋,重逢亦复然:这句表明诗人过去经常忙碌奔走,而这次重逢也如同以往一样。这里“勤奔趋”形容过去的生活节奏和忙碌状态,“重逢”则表达了与老朋友再次相见的喜悦。 3. 相看吾鬓上,已是雪花巅
【注释】 宿山口民房:在山间小路旁的民居,我在这里寄宿。结茅:盖茅草屋。逢路叉,指山路分岔处。生计:指谋生的手段。附:依傍,依靠。桑麻:泛指农田。借宿难容马:形容民居简陋,难以容纳过客。披衣易染霞:比喻民居简朴,容易沾上色彩。枕边:指床头。蛙语乱:指蛙鸣声杂乱。檐角月痕斜:指月亮从屋檐的角落斜照进来。参得玄同理,何庐非我家:意思是说,只要悟到道理,哪里都是自己的家。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语理解。“湖堤纡且远”的意思是:湖边的小洲迂回曲折,路也遥远。“翠浪平平展”意思是:绿波轻轻舒展。“牧竖歌声长”意思是:牧童的歌声悠扬。“惟有脩途客,劳劳暮出疆”意思是:只有长途跋涉的人,在日落时分才离开原路。赏析:这首诗是诗人行旅途中所作,描写了诗人在邵伯道上所见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答案】
【注释】 过南桥铺步壁韵:经过南边的桥,在桥上步行并吟诗留念。 云绕青山水映桥:山间云雾缭绕,青山倒影映照在桥上。 丛林夹道鸟声骄:森林中树木茂盛,鸟儿叫声悦耳动听。 不堪鼙鼓惊鸿渚:不忍心听到战鼓的轰鸣声惊扰了大雁群。 犹赖芃芃一望遥:还希望看到远处的绿野风光。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任福建建瓯知州时,诗人在赴官途中,经闽北建瓯,因当地风景秀丽,故作此诗。 首句“云绕青山水映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