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辅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宴会后写的,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下面是逐句释义: 日度榴花影若铺,闭门谢客禁传呼。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宴会后的心境。他看着夕阳下的榴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他决定闭门谢客,不让别人来打扰他。这里的"日度"指的是夕阳西下,"榴花影若铺"则是说夕阳下的榴花如同被铺展的地毯一样美丽。而"闭门谢客"则表现出诗人想要独自静享这份美好的心情。 矢弧无限关心处,岁月况多触景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元旦赴朝时,天气先雨后晴的奇特景象。 首句“北窗未得傲羲皇”,意思是诗人还未能够像羲皇那样高居云端,享受无拘无束的自由。这里“羲皇”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代表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次句“漫向枝栖皇里傍”,诗人在枝头随意安家,就像在皇宫附近居住一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紫陌迎暄归柳色”,描述了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紫陌是皇帝出行的道路,诗人走在这条路上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获准退休后,向皇帝请辞。全诗八句四十二字,前六句为首,最后两句为尾,起承转合皆成妙趣,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开头二联,写自己得诏命的欣慰与喜悦。“提戈”即执兵器,指准备出征; “整旅”即整顿军队;“靖鸱张”,指平定叛乱。这两句说,自己接到诏书,立即操持戈矛,整理军队,准备平定叛乱。颔联二句,说自己已获得朝廷的信任,得以到紫禁城去向皇帝汇报工作情况。颈联二句,写自己退休后的打算
游西湖 载酒乘兴画舫游,湖心亭畔暂维舟。 碧潭荡漾霞山峭,白日昭回岳寺幽。 纵棹往还襟自豁,放歌断续景饶收。 鸟声不觉啼残夕,转忆仲宣作赋楼。 译文: 乘坐着载满美酒的画舫,兴致盎然地在西湖上游赏,湖心亭边停下船只稍作休息。碧绿的湖水荡漾,映照着远处的山峦,阳光照耀下,岳寺显得更加幽静。划着船桨往来穿梭,心情豁然开朗,随着歌声的起伏,美景尽收眼底。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
守岁步何采侯年家韵 但看须眉勿问年,旷观世界有三千。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人生感慨的诗作。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世界的广阔。他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生命的流逝,而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每一刻,欣赏这个世界的美丽。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他的豁达和超脱,他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主见和德行,就能够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注释: 1. 何采侯年:何采侯,即何人。年,指岁月。何采侯年
【注释】 九日:重阳节。梅花:指梅花的花朵。蓐收:古代神话中的风神名。寒光:冷色的光芒。云流:云雾缭绕。 忽:忽然,突然。横窗白:飘洒在窗户上的雪花。乍(zá)觉:忽然感到。暗香:梅花的清香。拂槛浮:飘动、浮动在栏杆之间。玉蕊:梅花的嫩芽。经秋:已经过了一个秋天。冰姿:冰清玉洁的姿态。人羞:向人展示自己的美。急报:急忙报告。春消息:春天来临的消息。黄花:黄色的菊花。一段:一时,一会儿。 赏析:
南雄沙水村别四兄诸侄 分手踌躇沙水边,春风拂袖倍凄然。 长安去路云风迥,阮曲归途节序迁。 补衮惭予非美锦,飞黄期尔著先鞭。 驱驰皇路男儿事,无那离情各恨天。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释义与翻译: - “分手踌躇沙水边”:在沙水边犹豫不前,表达即将分别的情感和不舍。 - “春风拂袖倍凄然”:春风轻拂衣袖,心情更加凄凉。 - “长安去路云风迥”:长安(指唐朝首都长安)的路途遥远,云雾缭绕
春风花发长安城,得意之人跃马观春。 延水双龙腾紫气,汉廷三策并琅玕。 踟蹰解袂重绨袍,慷慨担囊敝貉寒。 赖有金兰意气在,相期宁肯负弹冠。 注释: 1. 春风花发满长安:春风和鲜花盛开的景色遍布长安城。 2. 得意何人跃马看:谁在这个时候得意洋洋,骑着马欣赏这美景。 3. 延水双龙腾紫气:延河水面上出现了两条腾飞的巨龙,它们在水面上留下了紫色的烟雾。 4. 汉廷三策并琅瑹:汉朝朝廷提出了三条策略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星辉南极祥光远,八十优游矍铄翁。 - 注释:星辉指的是天上的星星,这里比喻为指引和希望。南极是地理上的极点,通常象征尊贵或至高无上的地位。祥光远意味着光辉普照,预示着好运和成功。“八十”可能指年岁已高的老人。“优游”表示生活得舒适自在,“矍铄”形容精神抖擞、健康长寿的样子。“翁”是对老人的敬称。 - 译文:星星照耀着南极,远方传来吉祥的光芒,一位年迈而精神矍铄的老人。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车马纷纷紫陌尘,无情草木自知春。 - 紫陌(紫色的道路),指京城或官场。 - 草木(植物)知道春天来临,这里指自然界万物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变化。 2. 枝头啼鸟如迎客,路上行人恨别群。 - 啼鸟(小鸟的叫声),象征春天的到来。 - 路(街道、道路)。 - 恨别群(遗憾地离别同伴),表达了人们对于春天即将到来的喜悦和期待。 3. 莱峒草堂荆树茂,宜民桥馆绨袍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