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辅
【注释】 忆坤:忆念你。坤,指母亲。十三龄:十三岁。掌珍爱:手捧着宝贝爱护。独:只、单、独自。蒸:热。玲珑:精巧。堪附钥:可以挂在门上钥匙孔。缱绻:缠绕、缠绵。娱情:使感情愉悦。方下镜台玉:刚刚取下了镜台的玉器。乃归婺次精:就归到妻子那里。婺,古地名,这里代指妻子。风尘奔逐处,暗忆泪空零。风尘奔走之处,暗暗地思念,泪水空自流落。 【赏析】 这首小诗,写一个少女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英湘别四兄并陈东阳》 【注释】 英湘:指诗人。 别四兄:告别四兄。 并陈东阳:同时在陈东阳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离别四兄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四兄的深情厚谊和对分别时刻的不舍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满了诗意。 开头两句“烟云没冈陵,惊闻北雁声”,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烟雾弥漫,山峦起伏,如同被云雾笼罩,给人一种空灵、神秘的感觉。诗人听到从北方传来的雁叫声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之情。 第一句“阮水流涓涓,高僧三笑前。”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阮水清澈,潺潺流淌,而高僧则在前方微笑。这里的“阮水”可能是指一种自然景观,也暗喻着内心的平静和清澈。“高僧三笑前”则表现出了对高僧的尊敬和敬爱。 第二句“菩提空是色,檐卜静馀妍。”这句话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理解。"菩提"是佛教的核心概念,代表着智慧和觉悟。"空"在这里指的是一切皆空的观念
寄长沙蔡司理 梗迹联舟楫,归来若忆君。 湘江澄法曜,岳麓霭慈云。 楚粤那堪隔,岁华忽又分。 衡阳有雁度,消息可相闻。 注释: 1. 梗迹联舟楫(梗:船;楫:船桨):指我与友人同游江湖,共同乘船航行。 2. 归来若忆君:你归来时如果想念我的话,就让我听到你的思念之情。 3. 湘江澄法曜(湘江:湖南的主要河流;澄:清澈明亮;法曜:太阳);岳麓霭慈云(岳麓山:位于湖南长沙市西郊,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闻寇犯长沙蔡司理骂贼而殒 闻:听到 寇犯:敌军侵犯 长沙:古地名,在今湖南 蔡司理:人名 骂贼:责骂侵略者 殒:死去 何处非狂澜?汨罗黯渺漫。 何处:哪里 非:不是 狂澜:汹涌的波浪 汨罗:地名,在今湖南 黯:昏暗 渺:遥远 漫:广阔 傅彤气贯日,秀实心悬丹。 傅彤:人名 气贯日:气势冲天 秀实:美好的果实 心悬丹:内心坚定如丹 泪洒萱枝冷,恨飘熊阁寒。 萱枝:萱草,一种植物 熊阁
【诗句】 - 崒嵂倚天开: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 空中结妙台:形容山巅如同构筑了一座美丽的高台。 - 慈航留旧迹:比喻观音菩萨像的遗迹仍在。 - 石室迥尘埃:形容石室远离尘世,清静无瑕。 - 碧草凝寒露:描述碧绿的草地覆盖着冷冽的露水。 - 玄芝厌绿苔:指灵芝对绿色的苔藓不感兴趣。 - 引眸朝气爽:形容抬头望见朝阳,感觉清爽。 - 应拟小蓬莱:意指这里应该可以比拟为人间仙境蓬莱岛。 【译文】
【解析】 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八句抒情。首联“觱发凛寒天,轻舟鼓枻前”描写了一幅冬日江上泛舟图:天气寒冷,但江面上仍可见到轻快的小船划桨前行。颔联“江边天日近,岭上树烟联”写江边和岭上,天色渐明渐近,树梢烟雾缭绕;颈联“抚景怀知己,因风忆去年”,诗人看到江边的景色而想到远别的朋友;尾联“圣明方市骏,早著祖生鞭”是说国家圣明之时,正需要人才,就像古代名将祖逖在北伐前激励将士一样。 【答案】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最后根据要求作答。 (1) 明月高悬,皎洁的月光映照在漓江上,水波粼粼,与月亮相互辉映。诗人登上訾家洲,看到一轮圆月挂在天际。作者以“桂林中秋舟泊訾家洲同似景侄赏月”点明诗题
【注释】 披衣向晓行:早晨,披上衣服出门。 鞭急马蹄轻:马鞭一挥,马儿跑得飞快。 击毂:驱车前行,以车轮击地声表示行进。长亭去:离开长亭,即离开南雄。 照鞍旭日升:映照在马鞍上的太阳刚刚升起。 遍皆霜草色:到处都是霜打过的草地。 独有岸松青:只有岸边的松树仍然保持着青色。 蹑迹英雄队:追随那些曾经英勇过的人们的队伍,蹑足而行。 快瞻主圣明:欣喜地看到国家君主英明。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技巧以及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中重要意象,注意诗人用词特点。同时,还要结合题目要求分析赏析诗句。“桂林中秋舟泊訾家洲同似景侄赏月”一句是第一句,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点明诗题中的“中秋”二字,说明诗人与友人在中秋之夜同赏月景;“清辉怜处处,何事訾洲林”两句写月光普照,到处都有,为什么偏偏是在訾洲林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