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辅
【注释】 映岩堂:唐宣宗李炎为崔铉所建。崔铉在宣宗时曾官至宰相,他任宰相后即建此堂。崔铉是中书舍人,与白居易、元稹齐名,号称“三俊”。崔铉工书法,善绘画,其画有“逸笔草草”的风调。诗题中的“桃花”指崔家所种的红桃。 日度垣:太阳穿过墙壁。 夭桃:盛开的桃花。 堪缀寿阳额:像寿阳公主的额头一样美丽。寿阳郡主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儿,因面如桃花而闻名。后来人们用“寿阳额”来比喻女子的美貌。 疑酣妃子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技巧以及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中重要意象,注意诗人用词特点。同时,还要结合题目要求分析赏析诗句。“桂林中秋舟泊訾家洲同似景侄赏月”一句是第一句,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点明诗题中的“中秋”二字,说明诗人与友人在中秋之夜同赏月景;“清辉怜处处,何事訾洲林”两句写月光普照,到处都有,为什么偏偏是在訾洲林下呢
注释:梗迹:指足迹,行踪。憩(qì):休息。节义家:有节气和道义的人。庭前戏彩袖:庭院里有人在舞彩袖,即在舞蹈。阶畔长兰芽:台阶下长着兰花嫩芽。青壁重湖海:青山如壁,重湖碧波荡漾。醇醪(chún liáo)醉脸霞:美酒使脸颊红润得像天边的晚霞一样。南浦:古地名,这里泛指南方水边。月色照梅花:月光映照着梅花,形容景色美丽。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南雄与萧子华、陈省堂相聚时所写的诗
桂林中秋舟泊訾家洲同似景侄赏月 停棹高岩下,飞魂已茂林。 冰轮江上满,旅况话中深。 远渚凝烟碧,短衣逗树阴。 尽堪霞外赏,其奈倚蓬心。 注释: 1. 桂林中秋舟泊訾家洲同似景侄赏月:在桂林中秋节时,我在訾家洲的船上停留观赏月亮。 2. 停棹高岩下,飞魂已茂林:我把船停靠在高岩下,心中已经飘荡在茂密的树林中。 3. 冰轮江上满,旅况话中深:明亮的月光照耀在江面上,我的心情也沉浸在深深的思考中。
【注释】 星沙:指洞庭湖中泥沙聚集而成的岛屿。回宝:即回宝洲,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炎:炎热。墐户:关闭门户。侵衣:寒冷逼人。墙角梅初绽:梅花刚刚开放。篱边菊已非:菊花已经凋谢。客中岁易迈:客居他乡岁月过得很快。 【赏析】 这首七绝,写诗人在异地他乡的所见所感。诗前两句,写诗人去时炎炎烈日,归时草木葱茏;三、四句,写诗人初到异乡,感到寒意袭人,而不知为何物;五、六句,写诗人见花思友,转忆故乡
桂林中秋舟泊訾家洲同似景侄赏月 旅夕逢三五,维舟近卜林。 山僧供素品,晚酌佐情深。 夜寂风生袖,月移岸徙阴。 亭杯不可问,此夕他乡心。 注释: 1. 旅夕逢三五:指的是在旅途中遇到月亮的十五之夜。三五,指农历十五月圆之日。 2. 维舟近卜林:在靠近树林的地方搭起了小舟。维舟,即建造舟船,以备渡河或渡江之需。 3. 山僧供素品:山上的和尚准备了素食供品。 4. 晚酌佐情深:晚上喝着酒来表达深情。
【注释】 和宗室凤岐扇诗:指作《和宗室凤岐扇诗》。凤麟,比喻杰出的人才。 腊(là),农历十二月,一年之末。 柳眼,柳叶初长,细长如人眼,故称柳眼。 阳春调,古代乐曲,以正月新春为名。 珠从赤水得,指得到珍珠。 茧自兰庭悬,指得到蚕茧。 披拂祛尘虑,指手舞扇子驱赶烦忧。 氤氲意独颛(zhuān) —— “颛”同“专”,意为专心。 【赏析】 首联“梅花正绽腊,柳眼又舒年。”是说梅花在腊月中绽放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旅途中写给侄子的,表达了他对侄子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人生旅途的感慨。 我们来看第一句:“归路飞云渺,六亭谁与寻。” 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对归途的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飞云渺"形容路途遥远和未知,而"六亭"可能是指诗人在某个地方停留过的地方,也可能是指他的家乡或者他的故乡。"谁与寻"表示诗人不知道应该去哪里寻找自己的归宿。 第二句:“峥嵘岁事晚,迢递关津心。”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他乡逢九九,步屧碧云头。 - "他乡逢":在异地遇到;"九九":此处可能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 "步屧":行走;"碧云头":即登上高远的山峰或高处。 - 译文:在异地重阳节这天遇到,我独自踏上了登高的路途,走到了高远的山峰之巅。 2. 指点风烟上,依稀梵韵浮。 - "指点":观察、指点;"风烟":云雾;"梵韵":佛教经文的声音或韵律。 - 译文:我站在高处
驿舍早行 四更忙栉浴,呼役复呼厨。 星斗横霄汉,炬燎列径途。 风高寒马足,露重湿衣襦。 漫道官人苦,还怜赤脚夫。 注释: 1. 四更忙栉浴:在四更时分忙着梳洗沐浴。 2. 呼役复呼厨:又叫人来做饭。 3. 星斗横霄汉:星星和北斗星在天空中横陈。 4. 炬燎列径途:点燃火炬排列在道路上。 5. 风高寒马足:因为风吹得高,所以马的脚感到寒冷。 6. 露重湿衣襦:因为露水重,所以衣服都湿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