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日度垣,风挟夭桃翻。
堪缀寿阳额,疑酣妃子魂。
谁知南国署,却似武陵源。
载酒宜花下,红英扑晚樽。

【注释】

映岩堂:唐宣宗李炎为崔铉所建。崔铉在宣宗时曾官至宰相,他任宰相后即建此堂。崔铉是中书舍人,与白居易、元稹齐名,号称“三俊”。崔铉工书法,善绘画,其画有“逸笔草草”的风调。诗题中的“桃花”指崔家所种的红桃。

日度垣:太阳穿过墙壁。

夭桃:盛开的桃花。

堪缀寿阳额:像寿阳公主的额头一样美丽。寿阳郡主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儿,因面如桃花而闻名。后来人们用“寿阳额”来比喻女子的美貌。

疑酣妃子魂:好像贵妃醉酒时的醉态。

南国署:南方的州府,指崔氏庄园所在地湖南潭州。

武陵源:《世说新语·言语》载:“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都护以为不可伐。”《水经注》卷三十四引《荆州记》:“晋太傅庾亮南渡,种柳于武昌(今湖北武汉市)城南门津,自谓此阴,必长百丈,故号桓南郡云。”

载酒宜花下:携带美酒来到花下。这里指诗人携酒游赏。

【赏析】

崔铉为宣宗皇帝建造映岩堂,以供游览观赏,这是很值得称道的。但是,崔铉毕竟是唐代的宰相,他的这种举动,不免引起朝中权贵们的不满,于是乎就招来了诽谤之辞。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情况所写的。诗的前两句写崔铉的荣宠,后两句则表示诗人对权贵们攻击崔铉的不满和愤慨。全诗一气呵成,语言简练,含义深远,是一首很有特色的讽刺诗。

首句“映岩堂桃花盛开”,点出映岩堂及桃花这两个关键性的东西。映岩堂是崔铉的别墅,也是他的政治活动中心。在这里,崔铉接待了众多的客人,也在这里策划了政治阴谋。崔铉的这一行为,引起了朝廷中一些大臣的不满。他们指责崔铉滥用权势,招纳宾客,败坏朝纲。对此,崔铉毫不在意,他依然我行我素,继续干他的老本行。

第二句写崔铉的荣宠。从“迟迟日度垣”来看,崔铉是在阳光明媚的日子,才到映岩堂来游玩。这当然不是一般的游山玩水。因为崔铉身居相位,他的行动,往往牵动朝政;他的到来,往往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从“风挟夭桃翻”来看,崔铉的游山玩水,还有着一定的艺术修养。他能抓住自然的特点,把景物写得栩栩如生。

第三句写崔铉的荣宠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堪缀寿阳额”,是说崔铉的荣宠像寿阳公主的额头那样美丽。寿阳公主是晋武帝的女儿,因为面貌娇丽,所以人们都称她为“额如玉”,后来人们就用“额如玉”来比喻妇女的美貌,这里用来比喻崔铉。“疑酣妃子魂”,是说崔铉的荣宠像杨贵妃醉酒时的醉态那样迷人。杨贵妃是唐代著名的美女,据说她醉酒时,总是用手掩面微笑。这里用“酣妃子魂”来形容崔铉的荣宠,意思是说人们看到崔铉的荣宠,都感到十分陶醉,甚至怀疑这是贵妃醉后的神态呢。

第四句“谁知南国署”,是说那些嫉妒崔铉的人不知道崔铉在南方的州府当过官。这句诗表面看似在说崔铉在南方当过官,实际上却暗藏了一层意思:崔铉在南方当过官,就不应该回到京城来,而应该去南方任职,这样就不会受到别人的攻击了。

第五句“却似武陵源”,是说崔铉的行为就像武陵源的风景一样吸引人。武陵源是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一个地名,那里有桃花溪、小石城等美丽的景色,是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世界。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崔铉的行为就像武陵源的风景一样吸引人们。

第六句“载酒宜花下”,是说人们喜欢带着美酒来到花下。这一句表面上说的是人们在欣赏桃花时喜欢带着美酒,但实际上却是说,崔铉的荣宠使人们感到陶醉,以致忘记了其他事情,只有带上美酒来到这里欣赏桃花了。

最后一句“红英扑晚樽”,是说红艳的桃花扑到了酒杯上。这里的“红英”既是指桃花,也是指酒。这一句是说,人们来到花下来欣赏桃花,结果被酒香吸引住了,连酒杯上的红花瓣都扑了下来。这一句既是说桃花的红,也是说酒的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