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符
注释: 消息:信息,消息。 闻:听说。伯兄:哥哥。避暑山中:在山里避暑。 青雀舟分:青鸟船分开了。 黄鹂坊别:黄莺酒馆分手。 帆湿春雨:船帆被春雨打湿。 僧扉:寺庙的门。 双鱼:书信,信物。 苔笺:用苔藓做成的纸。 寄苔笺、双鱼纵有:意思是说即使有苔藓做的信笺和鱼形的信物,但是已经无法追寻到了。 竹村射鸭,杏楼招燕:在竹林村里射鸭子,在杏楼上招来燕子。 往事逝波漂絮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以及炼字、炼句、赏析的能力。此题注意通读全诗,了解诗意,体会诗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社雨几番过”的意思是:雨水滋润了多次了,望见横塘,十里轻烟迷晓色。“涨绿半篙馀”的意思是:涨满了绿水的一半,余波荡漾,红桥路、净洗芳尘如扫。“短长亭柳”“香波渺渺”,意思是:短长亭边的柳条,乱丝低垂,像小鸳鸯一样,笼罩着水面上的倒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赏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诗歌内容、手法等进行分析。首先指出作者的名号和写作年代;然后概括内容主旨;接着抓住关键句子,分析运用的手法;最后结合注释内容和题目要求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表达效果。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令,描写的是江南水乡渔家的日常生活。诗中描绘了一幅渔人悠闲自得的生活图卷,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首句“散发梳风两钓师”
注释: 紫山的夕阳斜照在远近之间,沧浪的水船驶过芦湾。 从泛宅开始,记住了那些年。只要山如画里的山,就是最好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面,通过“紫岫”、“斜阳”、“沧浪”等关键词,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同时,诗人通过对渔父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紫山的夕阳斜照在远近之间”,以“紫山”为切入点,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
【注释】 藻井闲房:藻井是古代宫殿、厅堂天花板上的装饰,用彩色雕刻成各种图案。闲房,闲静之房,即书房,这里指卧室。 水葱:水葱,一种植物名,叶子似葱。小簟:竹席。 妆罢:梳妆完毕。独自眠时:一个人静静地躺卧时。 阑风:微风。昼:白天。额:脸的上方。如丝:像细线一样。 仿佛:似乎,好像。浓阴翠点:浓密的绿荫下有几点翠绿点缀。 共檐溜响珠帏:与檐上流水声相互呼应。珠帏,珠帘。 一霎:片刻,一会儿
【注】①眉妩:曲牌名。②光珠:指珍珠串成的项链。③燕子玉:即“燕子佩”,指一种用玉制成的佩饰。④螺屏:古代妇女的屏风,以螺壳或贝壳镶嵌而成。⑤仙鹅:即“鹅毛扇”,指用鹅毛制成的扇子。⑥湘竹:湘妃竹,又称斑竹林。⑦断肠旧卷:指被遗弃了的书信。⑧胜凫藻:指胜过凫藻水鸟的芬芳。⑨铜驼客:指游历过京城的人。⑩五茸路:指通往京城的道路。⑪九峰翠浅:形容山色如翡翠般淡绿色。⑫晓画双蛾:早晨化妆时画上的蛾眉。
梦横塘简筜谷 鸭头酥雨,雁背尖风,峭帆催别春市。几月秦淮,换细葛、芙蕖香里。秧珑耕蓑,柘村缫茧,顿牵乡思。上层楼试望,甚处家林,斜阳外、重重水。 西邻旧筑渔矶。共棋灯笛月,今隔千里。银沫青笺,盼不到、一双花鲤。料只在、吴根越角,谁与衔杯伴吟袂。且待归来,约移秋艇,采菱红莼翠。 赏析: 此词是一首写景咏怀之作。上阕起笔写景,由近及远,勾勒出一幅江南烟雨的美景画卷:春雨绵绵,如酥似脂
【注】白下:今南京市;竹里:竹林里;雪骢:良马名;六朝: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里泛指南京一带。 夏初临与石坪别(其一) 白下官楼,征衫乍脱,逢君竹里烧灯。负郭春山,雪骢几度同登。六朝烟草新青,最愁人、又别长亭。我亦思家,因君归去,传语乡城。 【注释】白下:今南京市;征衫:外出时所穿的短衣;竹里:指竹林里;“负郭”:即倚郭,靠城的意思;雪骢:良马名;“又别长亭”,即“又别长亭路”
南浦·春水 好景在沧浪,照乱山、冷枫翠渚红染。前度浣衣人,西风里、安排碧砧初遍。载诗载酒,画船重到风澜浅。藕塘万叶憔悴尽,换了芦花一片。 临流曲榭依然,早不见双双,掠波紫燕。远浦夕阳含,秋奁影、但有烟鸿苍点。泠泠绕郭,几曾解洗江南怨。莫愁湖畔停兰拽,梦入鲈鱼乡远。 注释: 好景在沧浪:美好的景色出现在沧浪之滨。 照乱山、冷枫翠渚红染:照映在乱山中,枫树的叶子呈现出深绿色,小洲上的红色染满了池塘。
平湖乐题宋何阁长鱼藻图 半奁香雨簇春漪。没个渔舟系。径尺横拖鸭茵翠。 鲤花肥。乙肠可有相思字。猜量不定,几番步涩,浑欲撒沉丝。 注释: 1. 平湖乐:唐教坊曲名,又名《采莲女》、《采莲回》。此调因词中有“平湖”二字而得名。又名《浪淘沙》、《忆王孙》、《玉楼春》等。 2. 半奁:一作“满奁”。 3. 香雨:指春雨。 4. 春漪(yī):水面上泛起的涟漪。 5. 没个:没有。 6. 径尺:即直径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