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则沄
瑞鹤仙·仲云寄示佣庐春集词,索和 盥芸香耐晚。记人海冥冥,翠波三浅。春痕梦中换。 枉兰台紬史,槐街行卷。丹铅老伴。笑缫残、愁丝似茧。 乞馀年、细检秦灰,犹是补天心眼。 休管。栖仙蟫瘦,橐梦萤枯,有涯俱幻。藜光自暖。算营就、太平馆。 尽千金残帚,寒窗消受,扫叶朝来又满。莫披图、忆到江南,数峰澹远。 注释: 1. 盥芸香耐晚:洗茶水以薰茶叶。 2. 记人海冥冥:记得人世间纷繁复杂,难以明了。 3.
鹧鸪天 · 折栩楼紫丁香一枝,寄颐盦塞上 梦隔莺花更几重。艳阳催展旧珍丛。 半垂紫雪和烟润,千结琼香胜酒浓。 愁黯黯,信匆匆。折枝方便托边鸿。 断肠人比春前瘦,何况高楼雨又风。 注释: 1. 折栩楼 —— 这是一座位于京城的著名园林,以收藏珍贵的古玩而闻名。 2. 紫丁香 —— 一种香气浓郁、色彩艳丽的花。 3. 寄颐盦——颐盦是诗人在京城的一个住所。 4. 莺花——春天里盛开的花朵
垂虹桥依然,好招手词人仙,吟向烟水。豪放的结羊裙,尽缠绵、吴丝怨泪。江春留眼,蓦然忆到,雪天环佩。醉中问小蛾,此恨知未? 鸱夷漫怀旧隐,感漂蓬、江郎老矣。卷里啼鹃,诉与同时青兕。候馆秋芜,戍楼寒吹。梦醒何世?花共悴。多生枉负英气
虞美人·西亭曾是莺花路 绿遍销魂树,飘镫小阁雨声寒。 不道有人闲倚画阑干。 译文: 西亭曾是赏花之地,如今却长满了绿色的藤蔓,仿佛连魂魄都在其中徘徊。漫步在这小阁中,听着窗外的细雨声,不禁感到一丝寒意。我不禁感叹,在这繁华的背后,又有谁能找到片刻的宁静呢? 酒边谙尽愁滋味,醒眼难成醉。 译文: 在这酒席之间,我已经尝尽了所有的忧愁,但当我睁开眼睛时,却发现这痛苦似乎更加深重。想要醉去一切烦恼
风入松 爱闲何事罢清尊。花落未开门。朦胧心眼回帆后,检春衫、半是愁痕。旧渚梦寻芳草,丛台目断孤云。 伶俜楼燕语黄昏。啼笑何曾分。几重罗幕馀寒殢,问东风、怎与温存。莫怨危阑烟柳,人间处处销魂。 注释: ①风入松:词牌名,此词为作者所自创。 ②清尊:指酒杯。 ③花落:比喻女子的离别。 ④回帆:指归去的帆船。 ⑤检:察看、检查。 ⑥旧渚:旧日的渡口。 ⑦丛台:古台名。 ⑧伶俜:孤独的样子。 ⑨楼燕
【注释】: 1. 被花恼题铁夫同年桐阴勘书图:在桐树荫下,为友人的《勘书图》作诗。 2. 紫霞翁韵:指宋代诗人黄裳(号紫霞翁)的诗韵。 3. 商略:商量、商议。 4. 暗惜孤根:暗恨自己像一枝孤根的柳条,不能随春天一起生长。 5. 瑶云欲坠:比喻女子即将嫁人。 6. 青鸾罢舞:用青鸾停息不再飞翔来比喻女子的出嫁。 7. 欹髹几:倾斜漆制的桌子。 8. 检琅签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赏析诗句,要读懂内容,理解意境、情感,抓住关键语句分析,最后点明主旨。注意“凝望频”是全诗的一句中心句,应从全诗的角度看。 ①首联:蕉声疏未断,暗釭簸梦,倦枕十年心。卷帘秋冉冉,迸泪衰荷,恨染越罗深。 “蕉声疏未断”,以蕉叶的声响来表现夜已深沉。蕉声虽然稀疏,却一直未曾断落,这声音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诗人此时正独守孤灯,听着雨打蕉叶声,心中不禁涌起无限愁绪
注释: ①安公子:曲牌名,属于“中吕宫”调。 ②烛泪:点燃后滴落的蜡烛。 ③钗虫:指头上插着的金钗。 ④银荷:指蜡烛。 ⑤梦啼:梦中哭醒。 ⑥东风:春天的风。 ⑦笼纱靓:用薄纱制成的头饰。 ⑧坠欢:失去的爱情或欢乐。 ⑨又汉宫:指汉朝皇宫。 ⑩仙盘:指仙境中的盘子。 ⑪绣茵:绣花的地毯。 ⑫萧鬓:形容头发稀疏。 ⑬暗红:指蜡烛燃烧后的暗红色火焰。 ⑭结就:结成。 ⑮靥星:指双颊上的酒窝。 赏析:
【注释】 莺帘:用鸟笼制成的窗帘。桃鬟:女子的发髻上插着桃花形状的簪子。一杴:指柴火,也代指炉灶。中年意:中年的心情。飞红:落花。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东坡居住时所作,写春愁之深。开头“莺帘呼梦起”,是说春眠初起,被莺声惊醒,睡眼惺忪,朦胧中好像看见美人呼唤,唤起了梦中之景,这两句写人,写情细腻入微,极富韵味。“桃鬟泫妆泪”写美人,写情更是缠绵。一个“哭”字把美人娇羞的神情活现出来
梦入瑶天片月凉。 菱波并影舞霓裳。 双成家在水云乡。 微步依依怜素袜, 同心的系明珰。 鸳鸯飞过也思量。 注释译文: 梦中进入瑶台仙境般的凉爽月光下,菱波与影子共舞着霓裳华服。 双成家的地点如同水云之乡,让人向往。 步履轻柔地欣赏着洁白的袜子, 心心相印地系上明晃晃的饰品。 鸳鸯飞过时也让人心生思念。 赏析: 这首《浣溪沙·为人题并蒂白莲画册》是清代诗人郭则沄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