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煦
“陌上何人控玉骖。轻阴漠漠柳毵毵。罗衣初试又添寒。”注释版翻译:在小路上,是谁骑着一匹白色的马?微风中,轻飘飘的柳条飘动如丝,让人感觉寒冷。刚刚试穿的新衣服,让人不禁增添几分寒意。 “中酒心情闲似燕,禁烟天气困于蚕。”注释版翻译:“我的心情如同闲适的小燕子,而春日的烟霭则让劳作的人们感到困扰。这让我想起了江南,那里的生活与这里的完全不同。” “浑如庾信在江南。”注释版翻译:就像庾信那样
【注释】 1. 江南:这里指京城。 2. 春寂寂:寂静的春天。 3. 思厌厌(yànyan):形容心中烦闷,无聊。 4. 薄寒人中酒:微冷的气息使人感到不舒服。 5. 微雨燕归帘:燕子飞回来时沾了点微雨。 6. 庭阴竟日东风峭(qiào):庭院里阴沉沉的,一整天都是刮着刺骨的东风。 7. 吹满樱桃花一奁(lián):樱桃花被春风吹得落满了地。 8. 奁(lián):盛物之器。本为妇女梳妆用品
【注释】 疏影:词牌名。此词上下片均为三叠,上、下片各分两韵;上片四句,下片八句,共十六句。 罗衣乍索:罗衣,指女子的罗纱衣裳;乍索,刚刚解开。 暮愁几许,常负游历:黄昏时分的忧愁有多少?常常辜负了漫游的兴致。 一舸来时:一叶轻舟顺流而来。 云叶吹凉:云彩浮动,树叶飘动,清凉如秋风吹着湖边水边。 湖阴自起渔笛:湖阴,指湖边的幽静之处,自,自然。 香红不断波远:远处的荷花香气袅袅
《高阳台·甲戌中冬,予有夔州之役。漱泉送予江上,赋此别之》是一首描写离别的古诗词。诗词如下: 人去天寒,江空岁晚,与君携手层岚。带一分酸。离心未饮先酣。十年水驿烟邮惯,奈而今、不是江南。 诗中的“漱泉送予江上”描绘了诗人在江边与友人告别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不舍之情。诗人通过“与君携手层岚”这一动作,展示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情感纽带。“带一分酸”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离别的无奈。
【注】黄州赤壁: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西南的黄州城东长江北岸。 壶中天:词牌名。 楚江一笛:指《楚江怀古》曲,为宋代词人张舜民所作。 甚劳劳:非常烦扰。 汉南:即汉水南边,泛指湖北地区。秋色:指秋季景色。 峭壁欹云:形容山峰陡峭,云雾缭绕。 朔:北方,这里代指南方。 输与西来:指苏轼(苏东坡)被贬黄州。 芦边斜月:指苏轼所居之临皋亭在黄州赤壁附近,其地多芦苇,故有“芦边”之称。 酒人还是轻别
垂杨汉南道上,烟水凄绝,寒柳萧萧,似闵人摇落者。 注释:垂柳摇曳在汉朝南部的道路上,周围的景色被凄冷的烟雾笼罩,寒风中柳树轻轻摇晃,仿佛是那些因季节变迁而飘零的人事一样。 赏析:此诗写景抒情并重,以景物的变化抒发作者内心的感慨。首二句写杨柳、烟水、寒沙等自然景物,烘托出一种凄清的气氛。第三四句由物及人,联想到自己像柳树一样年年岁岁地经受风吹雨打,但依然孤独地坚守在汉南道上
玲珑四犯寄漱泉、季子 别浦乱峰。荒城残垒,清游今更悽断。澹黄楼外柳,不似秋魂短。霜前翠尊同款。最难忘、谢家池馆。几叠哀弹,一襟幽恨,都作梦云散。 注释:在别浦和乱峰之间。荒废的城墙和残破的营垒,令人感到更加凄凉凄伤。淡黄色的楼外的柳树,没有像秋天那样显得那么瘦小。霜降之前,我们一同饮下翠绿的酒杯,共同欣赏美好的景色。我最为难忘的是谢家的池塘和亭院。那些曾经演奏过的哀怨的琴声
南乡子 一叶碧云轻。建业城西雨又晴。换了罗衣无气力,盈盈。独倚阑干听晚莺。 何处是归程。脉脉斜阳满旧汀。双桨不来闲梦远,谁迎。自恋蘋华住一生。 注释:碧云:指秋天的天空。 盈盈:娇媚的样子,这里形容人的心情。 苹华:即苹花,一种水生植物,古人常用来比喻女子的清高品格。 自恋:自己爱惜、留恋。 赏析: 此词以清新婉丽的笔触描写了一位游子在秋日里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情怀。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诗句翻译如下: - 第一句:“何处春残不杜鹃。” - 注释:哪里的春天没有杜鹃啼鸣呢?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春天虽已过去,但杜鹃的啼声依旧,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持久。 - 第二句:“雨昏烟澹落花前。” - 注释:细雨蒙蒙,烟雾笼罩,落花飘落在面前。 - 赏析:描绘了一幅朦胧而宁静的画面,展现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 - 第三句:“销魂时节又今年。” - 注释:又到了让人销魂的时刻,又是一年。
江南好 春去也,极目更何堪。日落孤帆天样远,荒坡冷驿柳毵毵。 离思满江南。 注释: 江南好——对江南的喜爱和赞美。 春去也,极目更何堪——春天已经过去,我站在江边远眺,心中满是不舍。 日落孤帆天样远——太阳落山了,一只孤零零的船帆在天际远去,像是天边飘来的云彩。 荒坡冷驿柳毵毵——荒凉的山坡上,冷冰冰的驿站旁,柳树摇曳着长长的枝条。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