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煦
注释 齐天乐·三月九日作(《东坡乐府》):词人于三月九日登临,触景伤怀,遂写下了这首感时怀古的词作。 庾郎:指西晋庚亮,字朗之,南阳新野人,有文采,为当时名士,曾为王导所重,后因遭诬陷而被杀,故以庾郎自比。先自伤迟暮,即感叹自己年老才衰,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风采。东风又吹羁绪,东风:春风。羁绪:游子在外的思乡之情。别屿帆空,孤谯角暗,赢得断萍零絮,别屿:指离别的岛屿。帆空:指船上的帆船已空空荡荡
百字令集玉田句,题蓉曙申江话别图 天涯倦旅,倚危楼一笛,散人来否。社燕盟鸥诗酒共,肯被水云留住。断碧分山,平波卷絮,却是阳关路。东瀛柳色,依依心事最苦。 凉意正满西洲,烟堤小舫,如把相思铸。欲趁桃花流水去,只恨剪镫听雨。万里潮生,一番春减,远思愁徐庾。雁书休寄,此时愁在何处。 注释: 百字令·集玉田句:百字令是词牌名,玉田句指作者与朋友的诗词。 天涯倦旅,倚危楼一笛,散人来否:形容自己远离家乡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佛教题材的诗。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绳床伫澹月 注释:在月光洒满的绳床上静坐,等待月亮的升起。 赏析:这里描绘了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静待月亮的出现,给人一种平静、祥和的感觉。 2. 虚阁笼寒尘事阒 注释:空荡的阁楼中,一切尘世的纷扰都消失了。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远离和超脱,表达了一种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3. 清暇更紬梵夹 注释:在空闲的时间里
浣溪沙 春天在愁中和梦中。晚莺雏燕各自往东去。天上的神仙也没有办法珍惜残留的花朵。 刚采来蘼芜准备栖息在小路上,又带着芍药下到窗前。那时相见真地太匆匆! 注释: 1. 浣溪沙:词牌名,属“越调”。 2. 春:本意春天,这里指代自己的心情或处境。 3. 愁中:指心中充满了忧愁。 4. 梦:这里指梦境。 5. 晚莺雏燕:傍晚时鸣叫的黄莺,初生的燕子,借指春天。 6. 东皇:古代神话传说中主管春天的神
【注释】 ⑴淮路:即淮阴。 ⑵冷篁凋处:指秋声,萧瑟凄凉。 ⑶曲径:曲折的小路。 ⑷平皋:平缓的水边草地(原注:“皋”通“高”。)。 ⑸吴云:指秋天的天空。倦羽:疲倦的鸟,这里借指诗人自己。 ⑹折了哀弦:喻指失去爱情(原注:“折”同“绝”。)。 ⑺秋声如诉:形容秋声凄切动人,好像有情似的在诉说衷肠。 ⑻陨箨:落下来的笋皮。萧萧,形容雨打树叶的声音。夜阑:深夜,天已黑了。不是剪镫语
这首诗出自《全唐诗》,作者是李白。题目“忆江南 · 题吴华卿一诗一研图”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创作主题或背景,但目前没有更多的信息可以提供详细的解读。 译文 清芬渺远如海,三泖昔时我栖息。断石不随云景幻,一编重把琐窗西。 注释 - 清芬渺(mào):形容清香如海一般广阔深远。 - 三泖昔(shǎo)栖迟(qī):三泖是地名,过去曾是我的栖息之地。 - 断石:指断壁残垣。 - 不随云景幻
《浣溪沙·总辔扶桑日不红》 总辔扶桑日不红。漫吹羌笛怨东风。而今离讯断南鸿。 秾李抟云欺弱植,香兰咽露掩深丛。底须重问碧翁翁。 译文 手握马缰在东方升起的太阳已不再鲜红;我随意地吹奏羌笛,却怨恨春风的无情。如今离别的书信已断了南方鸿雁的消息。 艳丽的李树仿佛能够托起云朵般遮天蔽日,香兰花儿含着露珠似乎能隐藏于深深的丛林之中。为何还要向那位名叫碧翁的老人询问? 赏析
【注释】 断霞:指傍晚的天空。 鱼尾鲜:指夕阳如鱼尾般绚丽。 一绳南雁:一叶向南飞的大雁群。 孤他楚竹与湘烟:指在楚地竹子和湘江边的烟雾中。 波亦未生霜未落,汉川西望柳如绵:指水还没有结成冰,江水也未结上冰凌,远处汉川之水向东奔流而去,而西望的杨柳如丝绵般柔美。 旧游:旧日的游乐场所。 重到三十年:三十年后,故地重游。 【赏析】 此词是一首送别词,作者用“天际断霞鱼尾鲜”起头
苇西一舸,是晋祠遗老,旧谭经处。 译文:在苇西的地方,有一叶小舟,那是晋祠的故人遗老,他们曾经一起谈论过经典。 注释:苇西 - 指地名或地方;一舸 - 指小船;晋祠遗老 - 指晋祠的老朋友。 汲冢坠文如扫叶,不辨何今何古。 译文:那些从古代遗留下来的文献,如同落叶一样被清理干净,我们无法分辨它们是来自哪个时代。 注释:汲冢 - 指的是古代的一个遗址,传说中埋有古代的典籍;扫叶 -
【赏析】 《一萼红·题楚宝竹居图》是南宋辛弃疾的一首词。上阕写画中的竹居,下阕写画外之竹居,虚实相生,意境高远。全词以咏物寄兴,托物言志。 “冶山阴”三句,点明所咏之物为竹。首二句写竹居环境。“寒玉”,比喻其清高、坚贞之节;“散发此斜簪”,形容竹节疏朗,挺拔有骨气。这两句意在赞美画中竹居的高雅不俗和潇洒风致。“虚白初生”四句,写竹居之景。“虚白”、“软红”指画中景物。“何有尘海飞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