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山阴。对一丛寒玉,散发此斜簪。虚白初生,软红不到,何有尘海飞沉。恁佳日、清芬自诵,采丹实、知有九苞禽。虚阁凌霞,层台款月,曾共登临。
一自北来仗策,奈年时孤负,酒赋琴心。空翠烟霏,古苔霜蚀,猿鹤无计重寻。算抱此、干霄劲节,忍一卷、虚牝掷黄金。待到西窗再来,已是秋深。
【赏析】
《一萼红·题楚宝竹居图》是南宋辛弃疾的一首词。上阕写画中的竹居,下阕写画外之竹居,虚实相生,意境高远。全词以咏物寄兴,托物言志。
“冶山阴”三句,点明所咏之物为竹。首二句写竹居环境。“寒玉”,比喻其清高、坚贞之节;“散发此斜簪”,形容竹节疏朗,挺拔有骨气。这两句意在赞美画中竹居的高雅不俗和潇洒风致。“虚白初生”四句,写竹居之景。“虚白”、“软红”指画中景物。“何有尘海飞沉”,谓竹居虽隐于尘海,但却超然物外,不被世俗污染。“恁佳日”三句,写画外之竹居。“恁”,如此,这里代指画中之竹居。“清芬自诵”、“采丹实”等句,赞颂画中之竹居,不事雕琢而自有天然之美。“虚阁凌霞”二句,写画外之竹居。“凌”,高出;“霞”“月”皆喻人。“曾共登临”,暗含对画外竹居的仰慕之情。
下阕承上阕而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之情。“一自北来仗策”,写自己自从北归后,一直怀抱大志,但年时孤负。“奈年时孤负”,即因年时未得重展宏图。“酒赋琴心”,既写自己的失意,也寓有怀才不遇之意。“空翠烟霏”,“古苔霜蚀”,写环境的荒凉,进一步衬托出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算抱此”以下,写自己虽有抱节之节操,但无报国之能力,只好忍痛放弃,徒增悲愤而已。“待到西窗再来,已是秋深。”既是自叹怀才不遇,也是对朝廷的讽刺:自己虽然有报国之心,但朝廷却不肯任用,以致至今还未能实现抱负。
全词借咏竹图,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