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谦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骚人故悲秋,九辨播三楚。” —— 诗人因秋天而感伤,其作品《离骚》中“九辩”篇在楚国流传。 - 注释:“骚”指屈原的作品,“九辨”为《楚辞·九章》中的一篇,表达了诗人对时世的忧虑和哀叹。 2. “宋公旧题壁,文采照潭府。” —— 宋子华(或称宋公)曾题诗于壁上,他的文采照耀了潭州的官府。 - 注释:宋子华可能是历史上的人物,这里以“公”称呼。他的作品被后人传颂
注释: - 鸣驺(yún zōu)前日饯(jiàn)出使,椎鼓今日送作州(zuò zhōu)。 - 会稽别驾官尚薄,道傍羡者何其稠(chóu)。 - 版舆有亲馀九十,东南之美供甘柔。 - 先春铸牙入午啜(chè),破腊箭茁充晨羞(jiū)。 - 况复诗坛执牛耳(shǐ niúěr),所至风月相献酬(cì)。 - 千岩万壑遍题品,会有采者人名遒(qi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
【注】胡子远(字子政),汉州人。知汉州,是唐代的一个官职。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五年(746年),诗人在成都草堂,与友人胡皓之、张谓、颜真卿等相酬唱的作品中。 首联:“定交不在蚤,意合盖已倾。” 诗人与胡皓之相识很早,但两人志向不同。“不早”,指他们相交虽久,但彼此志趣不合,不能同舟共济,因此“意合已倾”。 颔联:“胡侯西南来,两载同书檠。” 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杜甫流寓成都草堂的时候
这是一首赠给徐季益学正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热爱和对同门师友的思念之情。 酬上饶徐季益学正 吾家紫微翁,独守固穷节。 金銮罢直归,朝饭尚薇蕨。 峨峨李杜坛,总角便高蹑。 暮年自誓斋,铭几深刻责。 名章与俊语,扫去秋一叶。 冷淡静工夫,槁乾迂事业。 有来媚学子,随叩无不竭。 辞受去就间,告戒意尤切。 典刑自耆老,护持何敢阙。 嗟予生苦晚,名在诸孙列。 拊头虽逮事,提耳未亲接。 徐侯南州秀
萧果卿祭酒挽章二首 《旧唐书·文苑传》:“萧颖士,字颖士,梁州安昌人。少孤贫,以孝闻。弱冠,举明经,授宏农府参军。后为中书舍人,与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张说、沈佺期、宋之问、卢藏用、阎朝隐、毕构、朱景徒等各擅文名,号为文章八大家。” 摩揣诚斯薄,雕镌质自销。 琢磨(摩揣)使诚信显得轻薄;雕刻(雕镌)使质朴变得消融。 译文: 琢磨(摩揣)让诚信看起来不真诚,雕琢(雕镌)使得朴实无华消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题目为《送丘宗卿博士出守嘉禾以视民如伤为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析: 1. 折肱称良医,识病由身伤 - 这两句意味着,经历过骨折(折肱),才能成为真正的好医生。同样地,只有亲身经历过问题(身伤),才能识别出问题的根源。 2. 开府事如麻,岂尽昔所尝 - “开府”通常指的是高级官职,这里可能是指丘宗卿被任命为一个重要职务
出门厌嚣尘,入门倦占毕。 出门讨厌尘世的喧嚣,进门就感到劳累。 驾言城北园,滞思顿觉失。 说到城南的园子,思绪顿时消失。 方池环修篁,广陌卫行栗。 方形的池沼围绕着茂密的竹林,宽阔的道路上布满了行走的栗子树。 先雪梅已苞,后霜草犹茁。 先期的雪花已经包裹了梅花,而后来的霜降却让草根依然生机勃勃。 上跻极高明,旁穿复深密。 往上攀登到达非常高远的地方,旁边穿越却又深入又密集的地方。 主人真喜事
诗句释义: 奋髯疾抵几,解衣徐探雏。古来多快士,气吞两轮朱。 薄书高没人,迎笔风摧枯。自许岂不豪,岁晏终何如。 注释: 奋髯疾抵几:奋力捋起胡子,迅速走到桌子前。 解衣徐探雏:解开衣服,慢条斯理地抚摸着刚出生的小鸡。 古来多快士: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才思敏捷的人。 气吞两轮朱:形容气势如虹,有吞没一切的豪情壮志。 薄书高没人:指处理公文如同登高山一样艰难。 迎笔风摧枯:比喻文笔犀利,能够一挥而就。
萧果卿祭酒挽章二首 虚心观世态,实行播乡评。 璧玉中边厚,冰壶表里清。 家声到萧傅,人望似阳城。 殄瘁无穷恨,湘江日夜倾。 注释: 1. 虚心观世态:以谦虚的态度观察世间的百态和各种事物。 2. 实行播乡评:在家乡进行公正的评价和评判。 3. 璧玉中边厚:比喻人的品德像玉一样珍贵,而其外表却显得不那么重要。 4. 冰壶表里清:比喻人的品德纯洁无暇,如同清澈的冰壶。 5. 家声到萧傅
【译文】 尚书汪公得请奉祠饯者十有四人,分韵赋诗。某得敢字,为之作序: 鼎食味苦浓,藿食味苦淡。 同生不同嗜,羊枣与昌歜(shǔ)。 孰能游其间,进退两无憾。 尚书古仙伯,雅尚本真澹。 禁涂履星辰,讲厦席毡毯。 将升闲槐棘,忽去乱葭菼(tǎn)。 太清奉虚皇,奎壁手可揽。 举以华其归,光耀极铅椠。 向来功名人,勇进忘坎窞(dàn)。 听诵归来辞,掩耳谢不敢。 宁知达士胸,万牛眇难撼。 清风满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