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铉翁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春欲暮雪作不已简子新(春):春天将尽,雪花还在不停飘落。 - 社后春光正可人(社后):农历三月十五日是上巳节,又称“寒食节”,人们扫墓祭祀,踏青郊游。 - 眼中物物露精神(眼中物物):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显示出生机。 - 雪花底事犹飞舞(雪花):冬天里落下的积雪,在春天里依然在飘舞。 - 要与梨花分半春(梨花):梨花是春末夏初开的花,这里用来比喻雪花。 赏析:
【诗句】 朔风吹我过瀛州,釜甑生尘转可羞。 聊向春前寻故事,定知食饼记前修。 【译文】 寒风呼啸着我穿越了瀛洲,锅灶中柴火燃烧产生了灰尘,让我感到有些尴尬。 我只好在春天来临之前寻找一些往事,相信那些记载着先贤们吃东坡饼的故事一定会存在。 【注释】 1. 朔风 - 北风。 2. 瀛州 - 古地名,今河北省秦皇岛市。 3. 釜甑 - 古代用来做饭的器具。 4. 转可羞 - 非常尴尬。 5. 聊向
九日登瀛台 此地无山喜有台,南瞻北眺两宜哉。 衰翁无事日倾倒,佳客何人时一来。 孤鹤飞鸣知我在,征鸿嘹唳为谁哀。 老来万事如归宿,不为忧愁强把杯。 注释: 1. 九日登瀛台:在重阳节这一天登上瀛台(一个古代的亭台楼阁)。 2. 此地无山喜有台:这里本没有山但有了台,使得这个地方更加适合游玩。 3. 南瞻北眺两宜哉:向南可以欣赏风景,向北可以俯瞰城市,两者都很合适。 4. 衰翁无事日倾倒
这首诗是苏轼在燕山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元修(即巢元修)的怀念之情。 首句“我家自贵东坡饼”表明了东坡饼在苏轼心中的重要地位。东坡饼,又称东坡肉饼,是苏轼家乡眉山地区的传统名点,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里的“贵”,意味着苏轼对东坡饼有着深厚的情感,将其视为家族的珍宝。 第二句“不为人间肉食羞”则展现了东坡饼的独特之处。苏轼认为,东坡饼虽然美味可口
【注释】 东坡:苏轼之号。巢元修:《宋史》卷二八五《食货志一》:“苏子瞻为黄州守,岁旱,祷雨西湖,不验,遂作‘四贤祠记’以风其徒。而元修乃东坡旧识,尝致种于黄冈,故名。” 苦淡:苦味清淡。邻壁羞:隔壁的墙壁都感到惭愧了。 城隅:城门附近。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河间郡时所作。首联写诗人到任后立春时节,因怀念故友巢元修(即东坡),便用巢菜(豌豆菜)做成饼来招引他
注释: 前津:前面靠岸的渡口。 风色恶:天气恶劣,风雨交加。 输他:不如。 田舍翁:农家老翁。 午酲(chén醒):午饭后感到头昏想睡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风雨中归舟的画面,通过对比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农夫生活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首句“前津风色恶”,描述了前方渡口的风势凶猛,天气恶劣,为下文的舟船归程做了铺垫。 第二句“断岸寄孤艇”,进一步描绘了舟船在风雨中的艰难处境
【注释】 曾:曾经。钱唐:即杭州,唐代杭州别称。 闻鹃:指听到杜鹃鸟叫声。 蜀乡:指四川的家乡。 【译文】 曾在杭州钱塘做过官,听到杜鹃声就想起四川家乡。 不知道今夜梦中会到什么地方去,是到成都还是回到杭州? 【赏析】 此诗首联写在杭州任职时听到杜鹃声而思念故乡之情,以“闻鹃忆蜀”起句,点明主旨,抒发思乡情。次联写不知何时能实现还乡之愿。三联写自己对故乡的无限向往和思念之情。全诗语言平实自然
注释:春天快要结束时,雪还在下个不停。西园的雪堆已经堆积起来,阳光和煦,已经滋润到了草根。春光只存在于花梢之中,还需要你我共同欣赏。赏析:这是一首咏雪诗,写景抒情并举。首联“一任西园雪作堆,阳和已自遍根荄”,以西园雪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雪景画卷。颔联“春光只在花梢里,更倩君诗为一催”,则将目光转向了花朵,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咏雪诗
【注释】 屋角东边十仞台,龙蟠虎踞亦奇哉。四时长是几案物,九日仍烦杖屦来。 乐事无穷谁共管,孤云在望我堪哀。梦随鸿鹄南飞去,岑下长号酹一杯。 【赏析】 此诗作于重阳节(九日)。作者登高台,见“屋角东边十仞台”,即感叹古人登高赋诗的盛况。首联写景:“屋角东边十仞台,龙蟠虎踞亦奇哉。”诗人登上高台,看到屋角处有座高台,它像巨龙腾空而起,又似猛虎蹲卧其旁,真是奇特之景。 颔联写自己登高之喜
【注释】 1.先天:指佛经。妙义:深奥的道理。 2.圣处:指佛教。 3.英灵:精神,气魄,这里指刘文蔚的遗像。 4.学力:学问的力量。 5.闻道:听说。南行:向南迁移。 6.濂洛:指宋代理学家周敦颐、邵雍。溉馀波:给后来的人带来好处。 【赏析】 《挽刘文蔚》是南宋末诗人郑思肖所作的五言绝句。此诗为纪念朋友而作,表达了对刘文蔚深厚的友情和对其高尚品德的颂扬。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